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其九)天池

安知最高顶,清浅水池开。

有时片云出,倏忽生风雷。

谁羡双黄鹄,刷羽来徘徊。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嵩山天池的独特景象。诗人以疑问开头,暗示了天池位于高山之巅,水面虽清浅却能映照天空。接着,他通过写云朵偶尔从池中升起,瞬间带来风雷变化,展现了自然界的神奇与生动。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自由飞翔的黄鹄的羡慕,它们可以在天池边悠闲地梳理羽毛,享受这份宁静与逍遥。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梅尧臣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赞美。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其二)拜马涧

王子昔凌霓,国人兹拜马。

依稀日夜笙,声入寒泉泻。

空传七日期,飞鹤何时下。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其八)天门泉

泠泠云外泉,的的岩光入。

静若仙鉴开,寒疑玉龙蛰。

时应下鹿群,迹印青苔湿。

形式: 古风 押[缉]韵

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其十一)登太室中峰

日夕望苍崖,崭崭在天外。

及来步其巅,下见河如带。

半壁云树昏,山根已霶霈。

形式: 古风 押[泰]韵

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其十二)峻极寺

山高路已穷,倏尔逢兰若。

落日老僧闲,支颐古松下。

缓步入禅庭,苔苍但萧洒。

形式: 古风 押[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