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山行过薛徵君

我行倦修坂,四顾无平陆。

雨霁鸣鹰鹯,天寒聚麋鹿。

幽人访名士,家在南冈曲。

菜实萦小园,稻花绕山屋。

深居寡忧悔,胜境怡耳目。

徵心尚与我,永言谢浮俗。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行走疲惫于陡峭的山坡,环顾四周没有平坦的土地。
雨后鹰和鹞在鸣叫,天气寒冷时麋鹿聚集在一起。
隐士拜访有名望的学者,他的家位于南面山岭的拐弯处。
蔬菜果实缠绕着小园,稻花环绕着山间小屋。
深居简出少有烦恼和后悔,美好的景致令人心旷神怡。
我的心志依然坚定与我同在,永远告别肤浅的尘世习俗。

注释

我行:我行走。
倦:疲惫。
修坂:长而陡的山坡。
四顾:向四周看。
无平陆:没有平坦的地方。
雨霁:雨停后。
鸣:鸣叫。
鹰鹯:两种猛禽,鹰和鹞的统称,这里指鹰类。
天寒:天气寒冷。
聚:聚集。
麋鹿:两种动物,这里泛指野生动物。
幽人:隐士,避世之人。
访:拜访。
名士:有名望的学者或文人。
家:家庭住址。
南冈曲:南面山岭的弯曲处。
菜实:蔬菜和果实。
萦:缠绕。
小园:小花园或菜园。
稻花:稻谷开花。
绕:环绕。
山屋:山间的小屋。
深居:深居简出,居住在僻静之处。
寡:少。
忧悔:忧虑和后悔。
胜境:美好的景致。
怡:使人心情舒畅。
耳目:这里指人心。
徵心:内心的真实想法或志向。
尚:仍然。
与我:与我同在。
永言:永远。
谢:告别。
浮俗:肤浅的世俗习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寒冷季节中山间的宁静生活图景。"我行倦修坂,四顾无平陆"表达了诗人在崎岖的山路上行走时的心境,以及对周围环境的观察。这里的“倦”字带有一种疲惫感,但也是对自然景物深入骨髓的一种体验。

接着,"雨霁鸣鹰鹯,天寒聚麋鹿"写出了冬日雨后的清新气息,以及鸟儿的鸣叫和鹿群的温暖集结。这些生动的画面,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那种清新的空气。

"幽人访名士,家在南冈曲"则是诗人对隐居生活的一种向往,表明了他对于名士的尊重以及对隐逸生活的渴望。而"菜实萦小园,稻花绕山屋"描写的是一幅田园牧歌式的宁静生活场景,表现出诗人对于平淡农耕生活的赞美。

"深居寡忧悔,胜境怡耳目"表达了诗人在自然环境中获得的心灵宁静和满足。"徵心尚与我,永言谢浮俗"则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自我肯定,以及对于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山间冬日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宁静的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514)

皎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谢,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 字:清昼
  • 籍贯:湖州(浙江吴兴)
  • 生卒年:730-799

相关古诗词

冬日天井西峰张鍊师所居

采薪逢野泉,渐见栖闲所。

坎坎山上声,幽幽林中语。

仙乡何代隐,乡服言亦楚。

开水净药苗,扫雪候山侣。

零叶聚败篱,幽花积寒渚。

冥冥孤鹤性,天外思轻举。

形式: 古风 押[语]韵

出游

少时不见山,便觉无奇趣。

狂发从乱歌,情来任闲步。

此心谁共證,笑向风吹树。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古别离

太湖三山口,吴王在时道。

寂寞千载心,无人见春草。

谁识缄怨者,持此伤怀抱。

孤舟畏狂风,一点宿烟岛。

望所思兮若何,月荡漾兮空波。

云离离兮北断,鸿眇眇兮南多。

身去兮天畔,心折兮湖岸。

春风胡为兮塞路,使我归梦兮撩乱。

形式: 古风

白云上人精舍寻杼山禅师兼示崔子向何山道上人

望远涉寒水,怀人在幽境。

为高皎皎姿,及爱苍苍岭。

果见栖禅子,潺湲灌真顶。

积疑一念破,澄息万缘静。

世事花上尘,惠心空中境。

清闲诱我性,遂使肠虑屏。

许共林客游,欲从山王请。

木栖无名树,水汲忘机井。

持此一日高,未肯谢箕颍。

夕霁山态好,空月生俄顷。

识妙聆细泉,悟深涤清茗。

此心谁得失,笑向西林永。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