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促篇

刺促刺促,井燎不续。虽有场苗,室则靡粟。

罗雀务获,不言其多。见彼渊鳞,或言其苛。

跣夫逐鹿,坐者食肉。苟一需百,百尔莫足。

譬彼乘车,弗率坦野。驱驰不已,或败尔马。

河有伏罟,蛟龙去之。相彼有明,孰逢其灾。

前有鼓乐,后有寇盗。方言方笑,不敢以告。

执鼠不力,或伤其手。彼虎彼兕,矧不以走。

有蓬其树,其腹之枵。岂不休息,维颠在朝。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诗名为《刺促篇》,是明代诗人何景明所作。诗中以刺促的节奏描绘了一幅社会动荡不安的画面。首句"刺促刺促,井燎不续"形象地刻画出生活的艰难,井火时断时续,暗示了民生凋敝。接下来通过"虽有场苗,室则靡粟",描述田地虽有作物,但家中粮食匮乏,反映出贫苦百姓的生活困境。

诗人进一步运用比喻,如"罗雀务获,不言其多",形容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竭尽全力捕鸟,即使收获微薄也不放弃;"见彼渊鳞,或言其苛"则暗示统治者的苛政如同深渊,令人难以逃脱。"跣夫逐鹿,坐者食肉"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强者得利,弱者只能勉强糊口。

诗中"苟一需百,百尔莫足"表达出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巨大差距,"譬如乘车,弗率坦野"比喻人们在动荡世道中如履薄冰,"驱驰不已,或败尔马"警告人们不要过于急躁,否则可能带来更大的损失。"河有伏罟,蛟龙去之"暗指危险四伏,明哲保身为上策。

最后,诗人以"前有鼓乐,后有寇盗"象征前后受敌的困境,"方言方笑,不敢以告"表达了人们的恐惧和沉默,"执鼠不力,或伤其手"警告人们面对困难时要谨慎行事。全诗以"有蓬其树,其腹之枵"描绘了社会的荒凉和个体的饥饿,"岂不休息,维颠在朝"直指当权者应承担责任,让人民得到安宁。

总的来说,《刺促篇》是一首反映社会现实,揭示民生疾苦,批评时政的讽刺诗,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收录诗词(1611)

何景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信阳浉河区人。明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授中书舍人。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为“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其诗取法汉唐,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有《大复集》

  • 号:白坡
  • 籍贯:又号大复山
  • 生卒年:1483~1521

相关古诗词

秋江词

烟渺渺,碧波远,白露晞,翠莎晚。

泛绿漪,蒹葭浅,浦风吹帽寒发短。

美人立,江中流,暮雨帆樯江上舟,夕阳帘栊江上楼。

舟中采莲红藕香,楼前踏翠芳草愁。

芳草愁,西风起,芙蓉花,落秋水。

鱼初肥,酒正美,江白如练月如洗,醉下烟波千万里。

形式: 乐府曲辞

瑶瑟怨

美人竹间亭,虚帘空月华。

相思湘江曲,泪竹生斑花。

花开为谁好,花落不复扫。

出户见春风,低头怨芳草。

坐弹五十弦,起视江月残。

愁弦不堪听,手涩金雁寒。

一弹正凄切,再弹转呜咽。

三弹拨幽肠,声乱冰丝结。

西风吹芙蓉,一夜落旧红。

岂知瑶瑟音,能消青镜容。

形式: 乐府曲辞

竹枝词

十二峰头秋草荒,冷烟寒月过瞿塘。

青枫江上孤舟客,不听猿啼亦断肠。

形式: 词牌: 竹枝

平埧城南村三首(其一)

朝出城南村,策马入荆杞。

村中八九家,烟火自成里。

儿童候晨光,稍稍荆扉启。

四邻务收穫,时复披草语。

眤眤何所云,但言好禾黍。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