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闻笛

天门街西闻捣帛,一夜愁杀湘南客。

长安城中百万家,不知何人吹夜笛。

形式: 古风

翻译

在天门街西边听见捣衣声,这一夜的愁绪愁煞了湘南来的旅客。
长安城里千家万户,却不知是谁在夜晚吹起了笛子。

注释

天门街:长安城的一条街道名。
捣帛:古时妇女洗衣后捶打衣物使之干净、平整的动作。
愁杀:极度忧愁,愁得要命。
湘南客:来自湘南地区的旅客,此处泛指远方的游子。
长安城:古代中国的都城,这里特指唐朝的首都,今西安。
百万家:形容城市人口众多,家庭繁多。
何人:谁,哪个人。
夜笛:夜晚时分吹奏的笛子,常带有思乡或哀愁的情绪。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夜的孤独与愁思氛围。"天门街西闻捣帛",通过织布声传达了夜晚的寂静和作者的孤单感受。"一夜愁杀湘南客"则透露了远行旅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与哀愁。

长安城中百万家,应该是指唐代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繁华热闹,但在诗人的夜里,却显得冷清而遥远。"不知何人吹夜笛"则表达了诗人对那位在深夜中吹奏笛子者的好奇和向往,似乎只有这悠扬的笛声能理解他此刻的心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环境烘托,传递出一种超越时空的孤独与思念。岑参以其特有的清新自然的手法,将夜晚的长安城和远方客人心中的忧愁交织在一起,为我们留下了一幅深邃而感人的古代都市夜景图。

收录诗词(395)

岑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边塞诗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 籍贯:南阳
  • 生卒年:约715-770年

相关古诗词

秋思

那知芳岁晚,坐见寒叶堕。

吾不如腐草,翻飞作萤火。

形式: 古风 押[哿]韵

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

君不闻胡笳声最悲,紫髯绿眼胡人吹。

吹之一曲犹未了,愁杀楼兰征戍儿。

凉秋八月萧关道,北风吹断天山草。

昆崙山南月欲斜,胡人向月吹胡笳。

胡笳怨兮将送君,秦山遥望陇山云。

边城夜夜多愁梦,向月胡笳谁喜闻。

形式: 古风

赴犍为经龙阁道

侧径转青壁,危梁透沧波。

汗流出鸟道,胆碎窥龙涡。

骤雨暗溪口,归云网松萝。

屡闻羌儿笛,厌听巴童歌。

江路险复永,梦魂愁更多。

圣朝幸典郡,不敢嫌岷峨。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送王大昌龄赴江宁

对酒寂不语,怅然悲送君。

明时未得用,白首徒攻文。

泽国从一官,沧波几千里。

群公满天阙,独去过淮水。

旧家富春渚,尝忆卧江楼。

自闻君欲行,频望南徐州。

穷巷独闭门,寒灯静深屋。

北风吹微雪,抱被肯同宿。

君行到京口,正是桃花时。

舟中饶孤兴,湖上多新诗。

潜虬且深蟠,黄鹄举未晚。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