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渊明拟古九首(其一)

皎皎云间月,濯濯风中柳。

一时固云好,相看不坚久。

我昔途路中,谈笑得石友。

殷勤无与比,常若接杯酒。

当其定交心,生死肯余负。

一朝临小利,何者为薄厚。

平居且尚然,缓急复何有。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月光皎洁、柳树清新的自然景象,暗示着初相识的美好。然而,诗人认为这种美好的瞬间虽然当下动人,但难以持久。他回忆起早年旅途中的际遇,结识了一位志同道合的朋友,那份真挚的情谊无人能及,如同杯酒长谈,情深意重,即使面对生死,也承诺不会背弃。

然而,诗中转折,指出在面临小的利益诱惑时,人们的价值观会发生变化,友谊的深厚与否似乎变得有了轻重之分。诗人感慨,在平常相处时尚且如此,那么在紧要关头,这份友谊的坚贞又能维持多久呢?这表达了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忠诚友谊在现实考验下的忧虑。整体上,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引子,探讨了友情的真伪与时间考验的主题。

收录诗词(310)

戴良(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 字:叔能
  • 号:九灵山人
  • 籍贯:元明间浦江
  • 生卒年:1317—1383

相关古诗词

和陶渊明拟古九首(其二)

抚剑从羁役,岁月已一终。

借问所经行,非夷亦非戎。

中遭世运否,言依盖世雄。

尘埃纵满目,肯污西来风。

举世嘲我拙,我自安长穷。

孤客难为辞,寄意一言中。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和陶渊明拟古九首(其三)

白日忽已晚,流光薄西隅。

老人闭关坐,惨惨意不舒。

日月我户牖,天地吾室庐。

自非夺元化,此中宁久居。

今夕复何夕,凉月满平芜。

悠悠望去途,叹息将焉如。

形式: 古风

和陶渊明拟古九首(其四)

我昔年少时,高视隘八荒。

惟思涉险道,谁能戒垂堂。

南辕与北轨,所历何杳茫。

一旦十年后,尽化争战场。

岂无英雄士,几人归北邙。

抚此重长叹,壮志失轩昂。

敛退就衡宇,蹙蹙守一方。

往事且弃置,身在亦奚伤。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和陶渊明拟古九首(其五)

圭玷犹足磨,甑堕不可完。

素行有一失,诚负头上冠。

孔门诸弟子,贤者是曾颜。

超然季孟中,穷达了不关。

我尝慕其人,相从叩两端。

形影忽不及,咄咄指空弹。

取琴置膝上,以之操孤鸾。

寸心固云苦,中有千岁寒。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