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秦纪七绝(其五)

怒发君山俄见赤,威驱海石亦遭鞭。

儒生曰山东无盗,方士云海中有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翻译

怒发的君山突然变红,威力驱动的海石也被抽打。
读书人说山东没有强盗,术士则声称海中隐藏着仙人。

注释

怒发:形容情绪激动或愤怒到极点。
君山:古代山名,这里可能象征江山或者权威。
俄见:忽然看到。
赤:红色,这里可能象征危险或不寻常的变化。
威驱:以威力驱使。
海石:大海中的石头,比喻难以驯服的事物。
遭鞭:遭受打击或惩罚。
儒生:指读书人,有学问的人。
山东:古时指今天的山东省,这里泛指中原地区。
无盗:没有盗贼,表示安宁。
方士:古代指通晓神仙方术的人,也称术士。
海中:大海深处。
有仙:存在仙人,可能暗示神秘或超自然的存在。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读秦纪七绝》之五。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到的艺术造诣,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与反思,展现了自己对于理想与现实、传统与变革等主题的思考。

首句“怒发君山俄见赤”中,“君山”指的是位于湖南岳阳的洞庭湖中的一个岛屿,因其雄伟壮观而著称。这里的“怒发”形容君山之气势磅磅,若有怒发冲冠之态。“俄见赤”则是说突然之间看见了红色的景象,这里的“赤”色可能是指战争中血腥或者火光,也可以理解为激昂的斗志和对正义的渴望。

接着,“威驱海石亦遭鞭”一句,通过对比手法,将君山与海中的巨石相提并论。“威驱”形容力量强大,能够驾驭一切,即使是坚不可摧的“海石”,也难逃被鞭笞的命运。这两句诗实际上是在表达一种历史的无常和物质世界的脆弱。

第三句“儒生曰山东无盗”中,“儒生”指的是儒家学者。“山东无盗”则是引用古代的一句话,意在表明儒家的理想社会中,人们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没有盗贼之事。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于儒家文化理念的怀念和向往。

最后一句“方士云海中有仙”则是说道家方士(即道教的术士)声称在茫茫大海之中,藏匿着不死之身的神仙。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长生不老的精神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对话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于理想世界的无限憧憬。

收录诗词(4805)

刘克庄(宋)

成就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经历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 字:潜夫
  • 号:后村
  • 籍贯:福建莆田
  • 生卒年:1187~1269

相关古诗词

郭熙山水障子

高为峰岚下涛江,极目森秀涵苍凉。

始知著色未造极,壹似丑女施铅黄。

惊泉骇石聚幽怪,巨楠穹柏蟠老苍。

鹿门寺,华子冈,是耶非耶远莫详。

疑闻钟声起晻霭,似有帆影来微茫。

陌穷渡绝雪满坂,驴鞍钓笠分毫芒。

炎曦亭午试展玩,坐觉烟雨生缣缃。

古来绝艺必名士,俗史辟易安敢当。

大年脂粉米老狂,先朝仅数燕侍郎。

吾闻汾阳子,贵购父画一笔不许它人藏。

矮屏短轴已可宝,况此四幅垂华堂。

呜呼主人谨护守,神雷鬼电或取将。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陪西山游鼓山一首

先生廊庙姿,非直藩翰才。

南州彩旗留,北阙丹诏催。

重臣方暑行,停骖小裴回。

客中载枚邹,物外寻宗雷。

遂穷天海观,一豁风云怀。

眷言此灵山,自判宇宙来。

登临几朱轮,灭没随飞埃。

堂堂蔡与赵,继者其谁哉。

共惟勋业侔,况乃名节偕。

伊余忝载笔,适值祖帐开。

虽陪叔子游,独抱湛辈哀。

饯诗堪覆瓿,不敢镌苍崖。

形式: 古风

寄汤季庸侍郎

粤从紫气度函关,更十年中几赐环。

一叶身轻归去勇,六丁力尽挽来难。

高情常寄纷华外,晚节全观出处间。

别后有书无寄处,聊凭小阮问平安。

形式: 七言律诗

寄衣曲

征夫去时著纻葛,征夫未回天雨雪。

夜呵刀尺制寒衣,儿小却倩人封题。

上有泪痕不教洗,征夫见时认针指。

殷勤著向边城里,莫遣寒风吹腠理。

江南江北一水间,古人万里戍玉关。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