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罗汉赞十六首(其七)

佛光影中大杜多,八万细行灭尘劳。

爱护有情如眼目,胡奴来供滤水囊。

手持白拂起清风,奉持所闻佛直指。

小根魔子欲横戈,弓折箭尽皆消霣。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南山罗汉赞十六首(其七)》,通过对罗汉形象的描绘,展现了佛法的智慧与修行者的慈悲。首句“佛光影中大杜多”描绘了罗汉在佛光映照下的庄严气象,"大杜多"可能是罗汉的法号或尊称。接下来的“八万细行灭尘劳”强调罗汉通过精进修行,消除了世俗的烦恼和劳累。

“爱护有情如眼目”表达了罗汉对众生的关爱如同眼睛般重要,视众生如亲人,体现了佛教的慈悲为怀。“胡奴来供滤水囊”则借胡奴供奉滤水囊的场景,象征着罗汉的日常生活与修行紧密相连,服务大众。

“手持白拂起清风”进一步描绘罗汉的形象,手持拂尘,犹如带来清凉之风,象征着他的智慧能净化人心。“奉持所闻佛直指”表明他遵循佛法真谛,直接传达佛祖的教诲。

最后两句“小根魔子欲横戈,弓折箭尽皆消霣”以战争比喻修行中的挑战,小根魔子象征困扰人心的欲望或邪念,罗汉以智慧和定力使这些障碍如同弓折箭断,一一消除,寓意修行者内心的平和与力量。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美了罗汉的智慧、慈悲和修行成就,富有禅意,展现了黄庭坚深厚的佛教修养和艺术才华。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南山罗汉赞十六首(其六)

能以一切声闻佛,能以法忍出世法。

宴坐分身应十方,不取涅槃自饶益。

伏住泥沙观止水,中有菩萨清凉月。

无明风起作浪波,方会如来同觉海。

形式:

南山罗汉赞十六首(其五)

稽首具六波罗密,稽首得无生法忍。

稽首佛敕久住世,稽首救世不倦者。

天上人间福田施,心无高下依佛慧。

遍与有情作功德,故受孔雀堕尾供。

形式:

南山罗汉赞十六首(其四)

斑斑之兽本山林,升堂入室作舆卫。

小僧奉施军持水,弭耳来受救渴供。

胸中猛虎自调服,是故异物成一家。

我观阎浮提众生,同床猜忌若冰炭。

形式:

南山罗汉赞十六首(其三)

驾羊超出风火宅,跨兔求度生死河。

者乘如来初方便,自彻海漩三昧底。

三乘如来悲愿力,身如光影现十方。

持经不染文字相,是名第一离欲者。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