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月吟答吴一斋(其一)

君家韭溪上,侬家穆溪头。

相思不相见,恨随溪水流。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两位主人公因地理阻隔而产生的相思之情。"君家韭溪上,侬家穆溪头",开篇即以“韭溪”与“穆溪”两个地名,巧妙地将两位主人公置于不同的空间位置,暗示了他们之间的距离。"相思不相见"四字,直接点出了两人虽然心系彼此却无法相聚的遗憾,情感真挚而深沉。"恨随溪水流"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遗憾,将无形的情感化为有形的溪水,仿佛连溪水都承载着他们的思念和无奈,流淌着无尽的哀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成功地营造了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表达了在特定地理条件下,人们内心深处对相聚的渴望与无奈。语言朴素,情感真挚,是明代诗歌中表现相思之苦的佳作。

收录诗词(585)

史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署西村逸史。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卒于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岁。书无不读,尤熟于史。一生淡于名利和官宦,友人引荐他入朝,他多次婉言推辞,一直隐居不仕,隐留心经世之务。每有客人到访,则陈列三代秦汉器物及唐宋以来古籍、书画名品,互相鉴赏和题签。其收藏处所名有“日鉴堂”。正德间,吴中高士首推沈周,次之,所作《晴雨霁三游西湖》,为游记文学经典,有《西村集》八卷,见《四库总目》

  • 字:明古
  • 号:西村
  • 籍贯: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
  • 生卒年:1434—1496

相关古诗词

溪月吟答吴一斋(其二)

西山一何高,东海一何深。

惟应天上月,得见两边心。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侵]韵

即景

绿树原头浅草,青山谷口飞花。

记得南湖良夜,月明曾载琵琶。

形式: 六言诗 押[麻]韵

题曹颙若扇寄顾东明

莺脰湖边旧隐,吴淞江上行舟。

借问离情何似,春波日夜长流。

形式: 六言诗 押[尤]韵

晤傅上人

宝石山中看雨,冷泉亭上闻猿。

别后几场春梦,相逢又在祗园。

形式: 六言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