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景仁卜居许下

壮齿相知约岁寒,索居今日鬓俱斑。

拂衣已解虞卿印,筑室何须谢傅山。

许下田园虽有素,洛中花卉足供闲。

他年决意归何处,便见交情厚薄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共同生活的情境,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归隐田园的生活态度。开篇“壮齿相知约岁寒”两句,说明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未来岁月的美好憧憬。"索居今日鬓俱斑"则写出了他们共同选择隐居生活,并且已经年华老去,头发皆白。

接着“拂衣已解虞卿印”一句,意指脱下官服,不再担任官职,"筑室何须谢傅山"表明不需要像古代的隐者谢安那样在名山大川之间筑室,而是在平凡的地方定居。

“许下田园虽有素”两句,则写出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满足,洛阳是当时著名的文化都市,“洛中花卉足供闲”表达了诗人在这座城市中也能享受丰富的自然美景,无需外出。

最后“他年决意归何处,便见交情厚薄间”则透露出诗人对于未来的去向虽然没有确定,但不管将来如何,通过这一段隐居生活,都能够看出人与人之间情谊的真假和深浅。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自在悠然的情怀,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收录诗词(1260)

司马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字:君实
  • 号:迂叟
  •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 生卒年: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相关古诗词

和范景仁夜读试卷

案前官烛堕花频,满目高文妙入神。

勇气先登势无敌,巧心后发语尤新。

好贤何啻三薰贵,求宝方知百汰真。

愚鲁自非凭骥发,昆山千里到无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和景仁闻蝉

春林满岩绿,谁信已鸣蝉。

叶上正多露,山中别有天。

心闲宁感物,道合况忘年。

坐听生秋思,何须膝上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和景仁琼林席上偶成

念昔琼林赐宴归,綵衣绿绶正相宜。

将雏虽复慰心喜,负米翻成触目悲。

殿角花犹红胜火,樽前发自白如丝。

桂林衰朽何须恨,幸有新枝续旧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和景仁答才元寄示花图

高士闲居旧,名花独步今。

移从洛浦远,濯自锦江深。

传得巫山貌,非因延寿金。

不须天女散,已解动禅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