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刁经臣润州园亭

新作城边圃,陂原上下斜。

竹多刘裕宅,松接戴颙家。

山色不须买,江流何处涯。

但邀东海月,莫听五更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新建了一座园子在城边,高低起伏沿着山坡和原野延伸。
园子里竹林繁茂,像刘裕的旧宅,松树连成一片,仿佛戴颙的居所相邻。
山色本就无需购买,因为它是大自然的赠礼,江水滔滔,无边无际。
只想邀请东海的明月共赏,别去理会那清晨的乌鸦噪动。

注释

城边:靠近城墙的地方。
圃:园子。
陂原:山坡和田野。
竹多:竹子很多。
刘裕宅:历史上的刘裕住宅。
松接:松树相连。
戴颙家:戴颙的住所(戴颙,东晋名士)。
山色:山景。
买:购买。
江流:江水。
何处涯:哪里有尽头。
东海月:东海的月亮。
五更鸦:清晨的乌鸦。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寄题刁经臣润州园亭》,通过对新建园亭的描绘,展现出一种宁静而雅致的意境。首句"新作城边圃"点明了园亭的位置,紧邻城墙,富有城市之边缘的特色。"陂原上下斜"则描绘了园亭周围的地形,起伏有致,富有自然之美。

接下来的两句"竹多刘裕宅,松接戴颙家"运用典故,借古人的居所来赞美园中的竹林和松树,增添了历史文化的韵味。"刘裕宅"和"戴颙家"都是历史上的人物,前者为东晋名将,后者为南朝名士,通过这些典故,表达了对园中景致的高雅品味。

"山色不须买,江流何处涯"进一步强调了园亭与自然山水的和谐相融,山色无需刻意追求,因为它们已经融入园中,江水也无边无际,暗示了园亭的广阔视野和开阔心境。

最后两句"但邀东海月,莫听五更鸦"以月光和鸦鸣作结,表达了诗人希望在此园亭中享受宁静的夜晚,欣赏皎洁的月色,忘却世俗的喧嚣,只听海潮声,不闻五更的乌鸦啼叫,流露出诗人超然物外的闲适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润州园亭的优美环境以及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寄题开元寺明上人院假山

石是青苔石,山非杳蔼山。

诸峰生镜里,小岭傍池间。

雨不因云出,门疑为客关。

何须费蜡屐,暂到此中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寄题杭州广公法喜堂

淘青研朱画屋梁,黄漆柏障连曲房。

日晖月色不须照,了了自可窥毫芒。

夕阴花敛似欲病,飞鸟不惊乌帽郎。

深山穷谷谩幽僻,喜得吴侬是药囊。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寄题南陵息亭蕖阁

竹里有清馆,寺中多藕花。

日光穿岸脚,水影射檐牙。

柱穴蜂归响,炉檀火过窊。

已知民讼息,漉酒费巾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寄题徐都官新居假山

太湖万穴古山骨,人结峰岚势不孤。

苔径三层平木末,河流一道接墙隅。

已知谷口多花药,祇欠林间落狖鼯。

谁侍巾鞲此游乐,里中遗老肯相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