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几

上天不殒霜,万木正鲜泽。

青蒿与长松,各挺岁寒节。

朔风吹沙寒,高岭冻积雪。

万木已摧落,长松独清洁。

人生无艰危,君子竟何别。

隐几试澄思,行藏易差辙。

形式: 古风

翻译

上天并未降下霜雪,万物生机勃勃。
青蒿和长松各自坚守寒冬的节操。
北风吹过,沙地寒冷,高山积雪如铁。
其他树木已凋零,唯有长松保持清白。
人生并无太多艰难险恶,君子间的区别何在?
闲坐在几案前深思,人生的进退之道容易偏离。

注释

上天:指自然界的天气。
殒:降下。
霜:霜雪。
万木:众多树木。
鲜泽:生机盎然。
青蒿:一种草本植物。
长松:高大的松树。
挺:坚守。
朔风:北方寒冷的风。
冻积雪:积雪结冰。
摧落:凋零。
清洁:保持纯洁。
艰危:艰难险恶。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何别:有何不同。
隐几:闲坐几案。
澄思:深思熟虑。
行藏:进退之道。
差辙:偏离轨道。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冬景象,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开篇两句“上天不殒霜,万木正鲜泽”写出了一个罕见的自然现象,即便是在严冬,天空依旧晴朗,没有寒霜,而大多数树木却仍然保持着生机勃勃。紧接着,“青蒿与长松,各挺岁寒节”则将注意力引向了那些在严寒中依然坚守的植物,如青蒿和长松,它们各自以自己的方式迎接冬天的考验。

然而,随着“朔风吹沙寒,高岭冻积雪”的描写,我们感受到的是严酷环境对万物的无情摧毁。最后,“万木已摧落,长松独清洁”则表达了在这般残酷的自然力量面前,大多数生命已经被击败,只有那几株坚韧不拔的长松依然保持着它们的清洁和生机。

接下来的“人生无艰危,君子竟何别”则是诗人的感慨,他似乎在问,如果人生的困境如同严冬一般普遍,那么作为君子的高尚之士,又该如何区别与众不同?

最后两句“隐几试澄思,行藏易差辙”表达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和思考。在安静的环境中(隐几),诗人尝试澄清自己的思绪,但又觉得在行动上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容易走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反映出诗人对于生命坚韧不拔、内心清洁以及如何在困境中保持高尚品格的思考。

收录诗词(237)

杨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黄彦昭时思阁

孤丘锁千岑,层阁跨云起。

永怀霜露思,时未荐醪醴。

钦宗贵收族,蛰蛰神亦喜。

故令傲霜根,骈枝复连理。

黄侯渥洼种,一跃不容拟。

庆源如归墟,万壑自奔止。

终见君子乡,乃是鸣珂里。

形式: 古风

游武夷

函关崎嵚走秦鹿,天下并逐争群雄。

抉云翻空鳌足折,黔黎窜伏如寒蛩。

武夷山深水清泚,避世犹有高人踪。

龙泓东注海波涌,玉女翠拥秋云松。

赤霄真骨写虚壁,通泉凡笔惭非工。

藏舟浮梁跨绝壑,隐见似与天潢通。

当时鸡犬不复见,窠岩依旧烟霞笼。

我来秋杪月既望,尚有幽菊埋榛丛。

天容洗净雨新霁,云幕四卷清无风。

掀篷进棹穷异境,注目想见流残红。

回船杖屦蹑幽径,松竹窈窕环琳宫。

翠琬温辞耀华衮,金榜大字缠交龙。

自怜病骨挂尘网,幔亭高会何由逢。

解衣归卧玉琐碎,仰看明月穿疏篷。

形式: 古风

童氏必大亭

迢遥武夷翁,霞衣烂朝日。

作亭依云根,旷望兹焉息。

仙游去不返,孤丘已陈迹。

身虽隶编齐,贻谋有遗则。

庆流终必大,名亭以为识。

伊昔晋公堂,三槐手亲植。

扶疏满庭阴,貂蝉映圭璧。

默视天人际,召应齐吕律。

闾门容轩车,兹理固可必。

终见童氏里,鸣珂声赫奕。

形式: 古风

谢詹司业送酒

郑公负才名,流落四十年。

高视隘八荒,天寒坐无毡。

忘形赖司业,时与送酒钱。

嗟予樗栎材,臃肿世所捐。

云何附青云,拜赐追前贤。

开壶对青樽,内愧颜腼然。

公乎廊庙姿,直干上参天。

袨服群娃宫,不虞姑争妍。

骅骝误一蹶,万里终腾骞。

朝燕暮刷越,驽马安能先。

玉莹本无瑕,宁须事磨镌。

宣室久虚席,兹行定详延。

陋儒气填臆,感慨聊自宣。

辱惠不知报,强歌成短篇。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