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别王道思三首(其三)

书生多落魄,羡子最逢时。

绣服官方显,青衿职所司。

铸人称道术,倚马见文辞。

徒抱弹冠意,迂疏自可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唐顺之创作的《丹阳别王道思三首》中的第三首。诗中对比了书生与官员的不同境遇,表达了对王道思的羡慕之情。

首句“书生多落魄”,点出了书生们普遍面临的困境和挫折,暗示了他们追求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接着,“羡子最逢时”一句,转向对王道思的赞美,认为他恰逢好时机,能够施展才华,实现自己的抱负。

“绣服官方显,青衿职所司”两句,通过服饰的差异来象征身份地位的高低。绣服代表官员的显赫,青衿则象征书生的职位。这里不仅描绘了两者的外在形象,也暗含了对王道思官运亨通的肯定。

“铸人称道术,倚马见文辞”进一步赞扬了王道思在技艺和文采上的卓越表现。铸人之道,可能是指他在政务或技艺方面的高超才能;倚马,即倚靠在马上,比喻文思敏捷,下笔如飞。这两句生动地刻画了王道思在专业领域内的杰出成就。

最后,“徒抱弹冠意,迂疏自可嗤”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像王道思那样在仕途上取得成功的一种无奈和自我解嘲。弹冠,原指弹去帽子上的尘土,后引申为准备做官之意。迂疏,形容人的行为不切实际,缺乏条理。这两句既流露出对王道思的钦佩,也含蓄地表达了对自己处境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书生与官员不同命运的对比,以及对王道思个人才华和官运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590)

唐顺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义修。汉族。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 号:荆川
  • 籍贯:武进(今属江苏常州)
  • 生卒年:公元1507~1560

相关古诗词

夏日听沈君弹琴诗三首(其一)

山居足清赏,独恨不能琴。

偶接青溪客,因听白雪音。

寒暄乍翻复,丘壑转深沉。

谁道嵇中散,风流更可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夏日听沈君弹琴诗三首(其二)

知君技入神,一歇一番新。

拨处疑非指,声中似有人。

空山鸣落叶,暗水跃潜鳞。

何独吹箫客,能生阴谷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夏日听沈君弹琴诗三首(其三)

忽听使人惊,空山迸一声。

能令草树里,齐作秋虫鸣。

暂与松风远,还同石涧清。

曲终人欲散,纤月照南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赠宜兴张医二首(其一)

翛然一逸民,山郭往来频。

乞药从贫士,传方自异人。

草间收伏菟,涧畔煮香莼。

叹息市中客,谁知百岁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