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钱学士呈邵兴宗

霜露苍苍宰树高,累茵列鼎重鸿毛。

蒹葭自幸犹依玉,髋髀何能学奏刀。

才薄无由禆覆焘,命奇不得报劬劳。

平生念此心先乱,蓼蓼难分莪与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司马光所作,名为《和钱学士呈邵兴宗》。诗中充满了深沉的忧虑与自我期许的表达。

“霜露苍苍宰树高,累茵列鼎重鸿毛。”开篇便以壮丽的景象描绘出一种坚韧不拔、积劳成疾的情形。霜露覆盖的树木高耸,枝叶间缠绕着厚重的冰凌,这种形象映射了诗人内心的沉重压力和对未来可能的担忧。

“蒹葭自幸犹依玉,髋髀何能学奏刀。”这里,“蒹葭”比喻着自己渺小而不起眼的才能,而“犹依玉”则表达了一种渴望保持纯洁和高贵的情操。紧接着,“髋髀”形容身体疲惫,无法像奏乐者那样挥洒自如。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自身才华的自谦,以及面对困难时的无奈与挣扎。

“才薄无由禆覆焘,命奇不得报劬劳。”诗人感叹自己才能有限,无从施展,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努力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这种无力感和不甘心态在这里得到了强烈的表达。

“平生念此心先乱,蓼蓼难分莪与蒿。”结尾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自己平生的忧虑早已如乱麻一般难以理清。同时,“莪与蒿”常用来比喻事物的难辨和混淆,这里可能暗指诗人的内心世界复杂多变,难以自我澄清。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在面对困境时的挣扎与自省,以及对自身才华、命运和未来前途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1260)

司马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字:君实
  • 号:迂叟
  •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 生卒年: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相关古诗词

和景仁卜居许下

壮齿相知约岁寒,索居今日鬓俱斑。

拂衣已解虞卿印,筑室何须谢傅山。

许下田园虽有素,洛中花卉足供闲。

他年决意归何处,便见交情厚薄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和范景仁夜读试卷

案前官烛堕花频,满目高文妙入神。

勇气先登势无敌,巧心后发语尤新。

好贤何啻三薰贵,求宝方知百汰真。

愚鲁自非凭骥发,昆山千里到无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和景仁闻蝉

春林满岩绿,谁信已鸣蝉。

叶上正多露,山中别有天。

心闲宁感物,道合况忘年。

坐听生秋思,何须膝上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和景仁琼林席上偶成

念昔琼林赐宴归,綵衣绿绶正相宜。

将雏虽复慰心喜,负米翻成触目悲。

殿角花犹红胜火,樽前发自白如丝。

桂林衰朽何须恨,幸有新枝续旧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