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中礼石佛诗

幻生太浮诡,长思多沈疑。

疑思不惭炤,诡生宁尽时。

敬承积劫下,金光铄海湄。

火宅敛焚炭,药草匝惠滋。

常愿乐此道,诵经空山坻。

禅心暮不杂,寂行好无私。

轩骑久已诀,亲爱不留迟。

忧伤漫漫情,灵意终不淄。

誓寻青莲果,永入梵庭期。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一位名叫江淹的诗人在南北朝时期创作的,题为《吴中礼石佛诗》。诗中的内容充满了禅宗的思想和深邃的哲理,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现世生活的超然态度以及对精神修养的追求。

首句“幻生太浮诡,长思多沈疑”揭示了诗人对于尘世生活的看破与不屑一顾,同时也表现出他内心深处的困惑与思考。接着,“疑思不惭炤,诡生宁尽时”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对现实世界的质疑和超脱。

中间几句“敬承积劫下,金光铄海湄。火宅敛焚炭,药草匝惠滋。”描绘了一种禅宗中的修行境界,通过对比火宅与药草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于精神净化和升华的向往。

诗的后半部分“常愿乐此道,诵经空山坻。禅心暮不杂,寂行好无私。”则更直接地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喜爱,以及他追求内心清净、行为无为的禅修生活。

最后,“轩骑久已诀,亲爱不留迟。忧伤漫漫情,灵意终不淄。誓寻青莲果,永入梵庭期。”表达了诗人对于尘世纠葛的决绝,以及他对未来成就佛道、获得解脱的坚定信念。

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精神世界的描写,展现了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宗教追求,是一篇集禅意与情感于一体的佳作。

收录诗词(134)

江淹(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朝著名文学家、散文家,历仕三朝。少时孤贫好学,六岁能诗,十三岁丧父。二十岁左右在新安王刘子鸾幕下任职,开始其政治生涯,历仕南朝宋、齐、梁三代。在仕途上早年不甚得志。泰始二年(466年),转入建平王刘景素幕,受广陵令郭彦文案牵连,被诬受贿入狱,在狱中上书陈情获释。刘景素密谋叛乱,曾多次谏劝,刘景素不纳,贬为建安吴兴县令。宋顺帝升明元年(477年),齐高帝萧道成执政,把自吴兴召回,并任为尚书驾部郎、骠骑参军事,大受重用

  • 字:文通
  • 籍贯:宋州济阳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
  • 生卒年:444—505

相关古诗词

应刘豫章别诗

清尘播峤岫,远□被修□。

□□□□代,高行乃厉天。

俗态揽明懋,散□□才贤。

裂□□□□,分□□尧甸。

于时秋永永,江汉起残烟。

猎猎风剪树,飒飒露伤莲。

霞出海中云,水发江上泉。

浸淫泉怀浦,泛滥云辞山。

洲渚一扬袂,殒意元气前。

愿效卷施草,春华冬复坚。

形式: 古风

应谢主簿骚体

山棂静兮悲凝凉。涧轩掩兮酒涵霜。

曾风激兮绿苹断。积石闭兮紫苔伤。芝原寂少色。

筠庭黯无光。沐予冠于极浦。驰予佩兮江阳。

吊秋冬之已暮。忧与忧兮不忘。使杜蘅可剪而弃。

夫何贵于芬芳。

形式: 押[阳]韵

步桐台诗

客子畏霜雪,忧至竟悠哉。

绮帷生网罗,宝刀积尘埃。

思君出汉北,鞍马登楚台。

岁彩合云光,平原秋色来。

寂听积空意,凝望信长怀。

蕙芬自有美,光景讵徘徊。

山中忽缓驾,暮雪将盈阶。

形式: 古风

赤亭渚诗

吴江泛丘墟,饶桂复多枫。

水夕潮波黑,日暮精气红。

路长寒光尽,鸟鸣秋草穷。

瑶水虽未合,珠霜窃过中。

坐识物序晏,卧视岁阴空。

一伤千里极,独望淮海风。

远心何所类,云边有征鸿。

形式: 古风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