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致仕欧阳少师

四海文章伯,三朝社稷臣。

功名垂竹帛,风义动簪绅。

此道推先觉,诸儒出后尘。

忘机心皎皎,乐善意循循。

大略才超古,昌言勇绝人。

抗怀轻绂冕,沥恳谢陶钧。

耕稼归莘野,畋渔返渭滨。

五年清兴属,一日壮图伸。

北阙恩知旧,东宫命数新。

鸾凰开羽翼,骥騄放精神。

旷达林中趣,高闲物外身。

挥金延故老,置驿候嘉宾。

主当西湖月,勾留颍水春。

露寒消鹤怨,沙静见鸥驯。

酒熟誇浮蚁,书成感获麟。

激昂疏受晚,冲淡赤松亲。

龙卧倾时望,鸿冥耸士伦。

少休均逸豫,独往异沉沦。

策画咨询急,仪刑瞩想频。

应须协龟筮,更起为生民。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翻译

他是文坛巨擘,历朝的栋梁之臣。
他的功绩载入史册,德行令士大夫敬仰。
他倡导先知先觉,儒家后辈难以企及。
他心境淡泊,待人和善,才华超群。
他的见解超越古人,言辞果敢无人能敌。
他视官位如轻纱,真诚感激命运的安排。
回归田园,他在莘野耕作,在渭滨捕鱼。
五年清静生活,一日壮志得以实现。
朝廷旧恩不忘,东宫新命令人振奋。
他如凤凰展翅,骏马精神焕发。
在林中享受旷达,超脱世俗。
他慷慨款待老人,热情迎接贵宾。
主上在西湖赏月,美景留住春天。
夜晚露寒,鹤鸣消解忧愁;沙滩宁静,鸥鸟显得温顺。
美酒酿熟,自得其乐;书卷完成,感慨万千。
晚年激昂,与赤松子为友。
他虽退隐,仍备受期待,如同龙卧有待飞升。
他享受独处的乐趣,不同于沉沦者。
紧急时刻提供策略,人们常常瞩目他的言行。
决策需参考占卜,再次起身为百姓效力。

注释

文章伯:文坛领袖。
社稷臣:国家重臣。
竹帛:史书。
簪绅:士大夫。
先觉:先知先觉的人。
后尘:后辈难以追赶。
忘机:无心机。
循循:和善。
大略:远见卓识。
昌言:豪言壮语。
绂冕:官服。
陶钧:命运安排。
莘野:田野。
渭滨:河边。
壮图:壮志。
北阙:皇宫。
东宫:太子居所。
鸾凰:凤凰。
骥騄:骏马。
旷达:旷达的心境。
高闲:超脱。
故老:老朋友。
嘉宾:尊贵的客人。
西湖月:西湖美景。
鹤怨:鹤的哀鸣。
鸥驯:鸥鸟的温顺。
浮蚁:酒面上的泡沫。
获麟:吉祥的征兆。
疏受:淡泊名利。
赤松:仙人。
龙卧:隐居等待时机。
鸿冥:高飞的鸿雁。
逸豫:安逸快乐。
沉沦:陷入困境。
策画:策划。
咨询:询问意见。
龟筮:占卜。
生民:百姓。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曾巩写给致仕(退休)的欧阳少师的一首赠诗。诗人以崇高的敬意和深情的笔触,赞扬了欧阳少师在文坛上的卓越成就和为国家社稷的忠诚贡献。他称赞欧阳少师的功绩被载入史册,德行影响着士大夫阶层,是文人的楷模和先驱。

诗中提到欧阳少师的智慧超群,敢于直言,他的高尚情操和淡泊名利的态度令人钦佩。他选择回归田园生活,但仍关心国事,期待能再次为百姓谋福利。诗人表达了对欧阳少师在西湖月色和颍水春光中的隐逸生活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欧阳少师深思熟虑的治国策略和高尚人格的仰慕。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是对个人品格的颂扬,也是对退居生活的理想描绘,充分展现了曾巩对前辈学者的敬仰和对道德典范的追求。

收录诗词(457)

曾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 字:子固
  • 籍贯:建昌南丰(今属江西)
  • 生卒年:1057

相关古诗词

雪亳州

欲下苍凉日,全低黯霮天。

飘飖投夜急,琐碎得风儇。

秽壤弥缝遍,枯荄点缀妍。

繁英飞面旋,艳舞起翩跹。

已压穿林竹,还冰落涧泉。

抵巇轻自肆,乘隙巧争先。

壅隔书邮断,侵凌客屐穿。

恐倾贫巷屋,觉重溯溪船。

唶有颜空姣,洵无质可镌。

包藏兼海岳,蒙蔽匝坤乾。枚叟招何晚?

袁安卧正坚。会须逢见睍,万里豁晴川。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一昼千万思

一昼千万思,一夜千万愁。

昼思复夜愁,昼夜千万秋。

故人远为县,海边勾践州。

故人道何如,不间孔与周。

我如道边尘,安能望嵩丘?

又若涧与溪,敢比沧海流。

景山与学海,汲汲强自谋。

愁思虽尔勤,故人得知不?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一鹗

北风万里开蓬蒿,山水汹汹鸣波涛。

尝闻一鹗今始见,眼驶骨紧精神豪。

天昏雪密飞转疾,暮略东海朝临洮。

社中神狐倏闪内,脑尾分磔垂弓櫜。

巧兔狞鸡失草木,勇鸷一下崩其毛。

窟穴呦呦哭九子,帐前活送双青猱。

啁啾燕雀谁尔数,骇散亦自亡其曹。

势疑空山竭九泽,杀气已应太白高。

归来礧嵬载俎豆,快饮百瓮行春醪。

酒酣始闻壮士叹,丈夫试用何时遭。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辛亥三月十五日

茫茫月色如溪沙,万里不有纤云遮。

今年寒气争春来,雪大如掌随惊雷。

临川城中三月雨,城东大丘汩为渚。

天地惨惨无开时,常恐蛰死和与羲。

此时谓月水中没,溺入蛙肠那复出。

岂知今夜月光圆,照彻万物无遗偏。

人间有人司重轻,安得知汝有时明?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