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季咏史十三首(其十一)

铜蹄谁见下襄阳,坐致鲸鲵入未央。

秘殿遗音怜赤子,大荒披发诉高皇。

九原龙剑沉王气,三月乌号哭国殇。

死难纷纭酬养士,由来义烈重纲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此诗《明季咏史十三首(其十一)》由清代诗人张笃庆所作,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与反思,展现了对明朝末年复杂局势的深刻洞察。

首句“铜蹄谁见下襄阳”,以“铜蹄”暗喻战马,描绘了襄阳之战的激烈场景,引出对战争的思考。接着,“坐致鲸鲵入未央”一句,通过“鲸鲵”比喻敌军,形象地展示了战争带来的破坏与混乱,暗示了朝廷未能有效应对危机。

“秘殿遗音怜赤子,大荒披发诉高皇。”这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表达了宫廷内部对百姓疾苦的同情,另一方面则揭示了边疆地区人民对朝廷的诉求,反映了当时社会矛盾的尖锐。

“九原龙剑沉王气,三月乌号哭国殇。”“九原”指古代帝王陵墓所在之地,“龙剑”象征着帝王权力,“王气”代表国家运势,“三月乌”可能是指乌鸦,古人认为乌鸦啼叫预示着不祥之事。“国殇”指的是为国捐躯的将士。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寓言了国家运势的衰败和英雄的陨落,充满了悲壮之情。

最后,“死难纷纭酬养士,由来义烈重纲常。”这两句总结了前文,强调了在乱世中,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无数仁人志士不惜牺牲生命,体现了他们对道义和礼法的坚守。全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人性光辉的赞美。

收录诗词(26)

张笃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明季咏史十三首(其十二)

坐使神州竟陆沉,秋江百丈莫言深。

南迁不少黄潜善,留守空为宗汝霖。

下濑将军窥故国,太行忠义感雄心。

望仙阁里千回醉,只是难忘《玉树》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明季咏史十三首(其十三)

羽书百道起黄尘,一马临江入紫宸。

国耻不言教战士,时危亟欲选才人。

空馀跋扈桓宣武,岂有勤王温太真。

燕雀巢堂朝夕计,延秋门外走踆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邓艾庙

奇兵未厄一丸泥,绵竹悬军万仞梯。

奄忽当涂更典午,翻嫌多事邓征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游通天岩阳行先隐处

兰楫乱奔流,笋舆出幽徼。

涧路凌高寒,晴空恣雄眺。

越彼停云冈,石势愈巉峭。

仙源湛水木,万古藏僻奥。

鬼斧亦何工,玲珑凿一窍。

硕人此盘礴,千秋俨遗庙。

仰瞻愧后尘,冥搜托前导。

更穷邃洞纡,忽讶悬崖倒。

群山青蒙蒙,惟闻猿狖叫。

既异少文游,良慰康乐好。

缅想开辟初,矫首发长啸。

待缉薜荔裳,来卧芙蓉峤。

为问岩栖僧,荒萝几人扫?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