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三百三首(其一九五)

千生万死凡几生,生死来去转迷情。

不识心中无价宝,犹似盲驴信脚行。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翻译

经历了无数次生死轮回,生死之间的感情变得愈发复杂。
不明白内心深处无比珍贵的东西,就像瞎眼的驴子随意行走。

注释

千生万死:无数次生死轮回。
凡几生:多次生命。
生死来去:生死变换。
转迷情:变得复杂、难以捉摸。
不识:不明白。
心中无价宝:内心深处无比珍贵的东西。
犹似:就像。
盲驴:瞎眼的驴子。
信脚行:随意行走。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寒山的作品,收录在《全唐诗》中。诗歌通过“千生万死”的宏大叙述,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真谛的探索与反思。

首句“千生万死凡几生”以强烈的笔触描绘了生命轮回的过程,生与死交织,如同自然界中不断循环的现象。这里,“几生”两字意味着生死次数之多,不可胜数,也暗示了对生命无常的无奈和迷茫。

接着“生死来去转迷情”,则进一步指出了在这轮回过程中,人的情感也随之变化,迷失方向。这里,“迷情”不仅可以理解为情感本身被生死循环所困扰,更深层次上可能暗示了人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和迷茫。

第三句“不识心中无价宝”,则是诗人对于内在真理或心灵深处价值的提醒。这里,“不识”表明大多数人对于自己内心世界中的珍贵事物并不知晓,或许是在说人们常常忽视了自我内在的光芒和力量。

最后一句“犹似盲驴信脚行”,以鲜明的比喻形象展现了一种盲目前进的情景,暗示了即使没有认知到自己心中的宝贵之物,但人依然要在生活中坚持前行,就像那盲目的驴子一样,即便看不见道路,也要凭借着本能信任自己的脚步继续前进。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生死的深刻反思,揭示了人类对于生命意义和自我认知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312)

寒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出身于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后出家,三十岁后隐居于浙东天台山,享年一百多岁。严振非《子身世考》中更以《北史》、《隋书》等大量史料与诗相印证,指出乃为隋皇室后裔杨瓒之子杨温,因遭皇室内的妒忌与排挤及佛教思想影响而遁入空门,隐于天台山寒岩。这位富有神话色彩的唐代诗人,曾经一度被世人冷落,然而随着二十世纪的到来,其诗却越来越多地被世人接受并广泛流传。正如其诗所写:“有人笑我诗,我诗合典雅。不烦郑氏笺,岂用毛公解。”

  • 号:均不详
  • 籍贯: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

相关古诗词

诗三百三首(其一九六)

老病残年百有馀,面黄头白好山居。

布裘拥质随缘过,岂羡人间巧样模。

心神用尽为名利,百种贪婪进己躯。

浮生幻化如灯烬,冢内埋身是有无。

形式: 古风

诗三百三首(其二○一)

寒山顶上月轮孤,照见晴空一物无。

可贵天然无价宝,埋在五阴溺身躯。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诗三百三首(其二○二)

我向前溪照碧流,或向岩边坐磐石。

心似孤云无所依,悠悠世事何须觅。

形式: 古风

诗三百三首(其二○三)

我家本住在寒山,石岩栖息离烦缘。

泯时万象无痕迹,舒处周流遍大千。

光影腾辉照心地,无有一法当现前。

方知摩尼一颗珠,解用无方处处圆。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