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三百三首(其二○三)

我家本住在寒山,石岩栖息离烦缘。

泯时万象无痕迹,舒处周流遍大千。

光影腾辉照心地,无有一法当现前。

方知摩尼一颗珠,解用无方处处圆。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致远的生活境界,诗人表达了对超然物外、心灵自在的追求。"我家本住在寒山,石岩栖息离烦缘",开篇即设定了一种隐逸的生活状态,远离尘嚣,寻求心灵的平静。

接着,"泯时万象无痕迹,舒处周流遍大千",诗人描述了时间的流逝和万物的变迁,没有留下任何痕迹,而自己的心态却如同水般流动,渗透到广阔的世界之中。

"光影腾辉照心地,无有一法当现前",这里诗人表达了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和领悟。在光与影的交织中,他发现了一种超越形式和规则的心灵启迪,没有任何固定的方法可以捕捉到当前这个瞬间。

最后,"方知摩尼一颗珠,解用无方处处圆",诗人通过佛教中的摩尼珠比喻心灵的圆满与自在。摩尼珠象征着智慧和启示,诗人认识到这种智慧不受任何限制,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情况下都保持其完美和完整。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是对个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深刻探讨。

收录诗词(312)

寒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出身于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后出家,三十岁后隐居于浙东天台山,享年一百多岁。严振非《子身世考》中更以《北史》、《隋书》等大量史料与诗相印证,指出乃为隋皇室后裔杨瓒之子杨温,因遭皇室内的妒忌与排挤及佛教思想影响而遁入空门,隐于天台山寒岩。这位富有神话色彩的唐代诗人,曾经一度被世人冷落,然而随着二十世纪的到来,其诗却越来越多地被世人接受并广泛流传。正如其诗所写:“有人笑我诗,我诗合典雅。不烦郑氏笺,岂用毛公解。”

  • 号:均不详
  • 籍贯: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

相关古诗词

诗三百三首(其二○五)

余家本住在天台,云路烟深绝客来。

千仞岩峦深可遁,万重溪涧石楼台。

桦巾木屐沿流步,布裘藜杖绕山回。

自觉浮生幻化事,逍遥快乐实善哉。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诗三百三首(其二○六)

怜底众生病,餐尝略不厌。

蒸豚揾蒜酱,炙鸭点椒盐。

去骨鲜鱼脍,兼皮熟肉脸。

不知他命苦,只取自家甜。

形式: 古风

诗三百三首(其二○七)

读书岂免死,读书岂免贫。

何以好识字,识字胜他人。

丈夫不识字,无处可安身。

黄连揾蒜酱,忘计是苦辛。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诗三百三首(其二一○)

水清澄澄莹,彻底自然见。

心中无一事,水清众兽现。

心若不妄起,永劫无改变。

若能如是知,是知无背面。

形式: 古风 押[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