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三百三首(其一九六)

老病残年百有馀,面黄头白好山居。

布裘拥质随缘过,岂羡人间巧样模。

心神用尽为名利,百种贪婪进己躯。

浮生幻化如灯烬,冢内埋身是有无。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老年时的生活状态和心境。"老病残年百有馀,面黄头白好山居"表明诗人已经年迈体弱,面色黄萎,头发斑白,但依然选择隐居于山中,以此为乐。

接下来的"布裘拥质随缘过,岂羡人间巧样模"则展示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态度。他穿着普通的衣服,用简单的方式生活,不羡慕世俗中的精美装饰和复杂的人际关系。

在"心神用尽为名利,百种贪婪进己躯"一句中,诗人表达了对功名利禄无止境追求的批判,这些欲望耗费了人的精神,也让人们变得贪婪而自私。

最后两句"浮生幻化如灯烬,冢内埋身是有无"则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物质世界虚幻的感悟。生命像燃尽的油灯一样短暂,而死后被葬于土中,更显现出世间一切都是空无。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以及对生命真谛的深刻领悟。

收录诗词(312)

寒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出身于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后出家,三十岁后隐居于浙东天台山,享年一百多岁。严振非《子身世考》中更以《北史》、《隋书》等大量史料与诗相印证,指出乃为隋皇室后裔杨瓒之子杨温,因遭皇室内的妒忌与排挤及佛教思想影响而遁入空门,隐于天台山寒岩。这位富有神话色彩的唐代诗人,曾经一度被世人冷落,然而随着二十世纪的到来,其诗却越来越多地被世人接受并广泛流传。正如其诗所写:“有人笑我诗,我诗合典雅。不烦郑氏笺,岂用毛公解。”

  • 号:均不详
  • 籍贯: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

相关古诗词

诗三百三首(其二○一)

寒山顶上月轮孤,照见晴空一物无。

可贵天然无价宝,埋在五阴溺身躯。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诗三百三首(其二○二)

我向前溪照碧流,或向岩边坐磐石。

心似孤云无所依,悠悠世事何须觅。

形式: 古风

诗三百三首(其二○三)

我家本住在寒山,石岩栖息离烦缘。

泯时万象无痕迹,舒处周流遍大千。

光影腾辉照心地,无有一法当现前。

方知摩尼一颗珠,解用无方处处圆。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诗三百三首(其二○五)

余家本住在天台,云路烟深绝客来。

千仞岩峦深可遁,万重溪涧石楼台。

桦巾木屐沿流步,布裘藜杖绕山回。

自觉浮生幻化事,逍遥快乐实善哉。

形式: 古风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