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二首(其一)

自古经纶足是非,阴谋最忌夺天机。

留侯却粒商翁去,甲第何人意气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翻译

自古以来,政治谋略充满着对与错,最忌讳的是用阴谋诡计干预天命。
张良拒绝食禄,范蠡功成身退,那些豪门大宅中,又有谁能够威风凛凛地归来呢?

注释

自古:从古代以来。
经纶:治理国家的策略或才智。
足:充满。
是非:对错,是非争议。
阴谋:秘密计划,贬义指不正当的手段。
夺天机:干预天命,指违背自然规律或天道。
留侯:张良,汉初名臣,以智谋著称。
却粒:拒绝食禄,指淡泊名利。
商翁:范蠡,春秋时期的谋士,助越王勾践灭吴后,改名陶朱公,从事商业。
甲第:豪门大宅,这里代指权贵之家。
意气归:威风凛凛地归来,意指荣耀而得意地返回。

鉴赏

这是一首蕴含深厚文化底蕴的古诗,语言凝练而富有哲理。开篇即点明“自古经纶足是非”,此句通过“经纶”一词,既指代了历史上的计谋,又隐喻了那些在背后策划阴谋的人物。“阴谋最忌夺天机”则是在告诫人们,不应干扰或试图操控超越人力所能理解的自然规律和宇宙法则。

诗人随后提及“留侯却粒商翁去”,这里的“留侯”指的是张良,他是西汉初年著名的谋士,以智慧辅佐刘邦,建立了汉朝。张良晚年辞官归隐,被称为“商山四皓”。诗人通过这句点出,即便是在历史上有着卓越才华的人物,也最终选择退隐,回归自然。

最后,“甲第何人意气归”则是表达诗人的感慨和对理想状态的向往。这里的“甲第”指的是古代官署中的高级官员之位,“何人”暗示着对于能与时俱进,或者说是能够理解并顺应天命的人的赞赏。而“意气归”则表达了一种归于自然,顺应天道的心境。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深邃见识和历史洞察力,还流露出对超然物外、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通过这短短四句,司空图以其独特的视角,将历史智慧与个人情感巧妙地交织在一起,展现了古人对于天命与人事的深刻理解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404)

司空图(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论家。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祖籍临淮(今安徽泗县东南),自幼随家迁居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 字:表圣
  • 生卒年:837~908

相关古诗词

有感二首(其二)

古来贤俊共悲辛,长是豪家拒要津。

从此当歌唯痛饮,不须经世为闲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有赠

有诗有酒有高歌,春色年年奈我何。

试问羲和能驻否,不劳频借鲁阳戈。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杂题

孤枕闻莺起,幽怀独悄然。

地融春力润,花泛晓光鲜。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先]韵

杂题九首(其一)

病来胜未病,名缚便忘名。

今日甘为客,当时注悯征。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