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病来胜未病,名缚便忘名。
今日甘为客,当时注悯征。
这四句诗是出自唐代诗人司空图的《杂题九首》之第一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在病中对名利的淡然态度以及对生活的豁达观念。
"病来胜未病,名缚便忘名"两句通过强烈的对比,揭示了疾病带来的痛苦远超过了健康时对名利的追求。诗人在病中领悟到,即使是最为渴望的名誉,也不值得去羁绊和牵挂。
"今日甘为客,当时注悯征"两句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甘为客"意味着诗人对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的状态感到释然,甚至乐在其中。"当时注悯征"则是说诗人以一种冷静的目光观察世界,感受到世间万象的变迁,不再被眼前的得失所困扰。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司空图对待名利淡泊、对待生活豁达的哲学思考,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在面对困境时,内心的坚强与超然。
不详
诗论家。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祖籍临淮(今安徽泗县东南),自幼随家迁居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暑湿深山雨,荒居破屋灯。
此生无忏处,此去作高僧。
不须频怅望,且喜脱喧嚣。
亦有终焉意,陂南看稻苗。
楼带猿吟迥,庭容鹤舞宽。
㬠书因阅画,封药偶和丹。
宴罢论诗久,亭高拜表频。
岸香蕃舶月,洲色海烟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