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题

孤枕闻莺起,幽怀独悄然。

地融春力润,花泛晓光鲜。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先]韵

翻译

独自卧在枕头上听见黄莺鸟唤醒了清晨,内心深处的情感默默地涌动着。
大地在春天的暖意中变得湿润,花朵在晨光下显得格外鲜艳。

注释

孤枕:单独的枕头,此处指独自一人。
幽怀:内心深处的情感,或指孤独的心情。
春力:春天的力量,这里指春天带来的生机和活力。
晓光:早晨的阳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孤独的夜晚景象和内心感受。开头两句“孤枕闻莺起,幽怀独悄然。”通过“孤枕”表达了作者孤独一人之感,听到窗外莺鸟的叫声,触动了作者的心绪,使其陷入深深的怀念之中。这里的“幽怀”指的是深邃、难以言传的情愫,而“独悄然”则强调了这种情感是私密且沉静的,只属于作者个人的秘密。

接着,诗人写道:“地融春力润,花泛晓光鲜。”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整体的氛围。“地融”形容土地在春天温暖气息中变得柔软,“春力润”则指的是春天生机勃勃的力量使万物复苏和滋润。紧接着“花泛晓光鲜”则是说花朵在清晨的阳光下显得更加鲜艳,散发出迷人的色彩。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夜晚孤独感受与春日自然景象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内心世界的细腻和丰富。诗中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享受,以及对生活深层情感的挖掘,是一首抒情性质的佳作。

收录诗词(404)

司空图(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论家。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祖籍临淮(今安徽泗县东南),自幼随家迁居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 字:表圣
  • 生卒年:837~908

相关古诗词

杂题九首(其一)

病来胜未病,名缚便忘名。

今日甘为客,当时注悯征。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杂题九首(其二)

暑湿深山雨,荒居破屋灯。

此生无忏处,此去作高僧。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蒸]韵

杂题九首(其三)

不须频怅望,且喜脱喧嚣。

亦有终焉意,陂南看稻苗。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萧]韵

杂题九首(其四)

楼带猿吟迥,庭容鹤舞宽。

㬠书因阅画,封药偶和丹。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