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赠

有诗有酒有高歌,春色年年奈我何。

试问羲和能驻否,不劳频借鲁阳戈。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翻译

生活充满诗、酒和欢歌,每年的春色又如何能抵挡我呢?
请问太阳神羲和能否停下脚步,我不需频繁借用鲁阳公的回日之戈(来挽留时光)。

注释

有诗有酒有高歌:指生活中充满诗意、美酒和豪放的歌声。
春色年年奈我何:春色,指美好的时光,这里表示时间流逝,但诗人豁达,不以为意。
试问羲和能驻否:羲和,古代神话中的太阳神,此处代指太阳或时间。
不劳频借鲁阳戈:鲁阳戈,典故,鲁阳公挥戈退日,意为挽留时间。此处表示诗人无需强求留住时间。

鉴赏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无法抗拒的情感。"有诗有酒有高歌,春色年年奈我何"一句中,“诗、酒、歌”代表了文学、饮宴和音乐,是古代文人享受生活的常见方式。而“春色”则是大自然最为生机勃发的季节,代表着美好事物的到来。整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这些美好事物无比向往的心情,觉得它们年年如故,不可抗拒。

"试问羲和能驻否,不劳频借鲁阳戈"一句,则是对传说中羲和(太阳神)是否能够停留在天上的疑问。这里的“羲和”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鲁阳戈”则是一种古代用来计时的工具。这句话实际上是在表达诗人对于时间不肯停留、光阴似箭的心情,希望能够找到方法让美好时光停留,但又感到无力。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生活美好的享受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404)

司空图(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论家。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祖籍临淮(今安徽泗县东南),自幼随家迁居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 字:表圣
  • 生卒年:837~908

相关古诗词

杂题

孤枕闻莺起,幽怀独悄然。

地融春力润,花泛晓光鲜。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先]韵

杂题九首(其一)

病来胜未病,名缚便忘名。

今日甘为客,当时注悯征。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杂题九首(其二)

暑湿深山雨,荒居破屋灯。

此生无忏处,此去作高僧。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蒸]韵

杂题九首(其三)

不须频怅望,且喜脱喧嚣。

亦有终焉意,陂南看稻苗。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