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宴场禅集盛,霜幅绘毫工。
竺社同开叶,嵇姿宛送鸿。
法身宁滞相,世眼愿瞻风。
厨钥方传宝,非专岩壑中。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宴会的盛况,通过对禅集和画作的细致描写,展现了当时文化艺术的繁荣。诗人运用精美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宴会图景。
"宴场禅集盛" 一句,直接把读者带入了一场热闹非凡的宴席之中,"霜幅绘毫工" 则透露出画作中的精细与高超,这里的"霜幅" 可能指的是用白色或淡色作为背景,而"毫工" 则强调了画家的精湛技艺。
接着的"竺社同开叶,嵇姿宛送鸿" 描绘了一派清逸脱俗的禅意,"竺社" 指的是竹林,这里的"同开叶" 可能是指与大自然和谐共生,而"嵇姿宛送鸿" 则通过对比衬托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高洁精神境界的向往。
"法身宁滞相,世眼愿瞻风" 一句,更深层次地揭示了禅宗中"法身" 的概念,即超然物外的精神状态。这里的"宁滞相" 表现了一种平和安详,而"世眼愿瞻风" 则表达了世人对于这种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最后,"厨钥方传宝,非专岩壑中" 一句,通过对厨钥(厨房钥匙)和传承宝物的描写,暗示了一种精神财富的传递,这里的"非专岩壑中" 强调了这种文化艺术的传承不仅限于特定的环境或圈层。
整首诗通过对宴会、绘画、禅意等元素的精致描写,展现了一种文化与精神的交融和提升,也反映出宋代文人对于生活美学的追求。
不详
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大庭联袂掞英华,龙凤池名在一家。
雁塔墨痕鸰继序,桂林春色棣交花。
袍薰茂草萋萋远,樯竖归风栉栉斜。
灵越弦歌皆胜践,递赓清思赋馀霞。
相从同是日边人,两见江南碧草生。
冯铗车鱼初倦客,梁山风雨苦思亲。
虹桥刻柱前盟苦,兽锦裁囊丽曲新。
袍雪纷纷君莫顾,汉皇终自识平津。
瞿昙少病否,司寇正归欤。
不凿墙坯遁,犹烦里旅居。
饭舂霜棱粟,羹糁雪畦蔬。
愿受为氓籍,閒披种树书。
公宇静寥寥,居然俗意销。
屐閒谁记齿,带适自忘腰。
亩首秋残穫,城西日暮樵。
比来行乐熟,随意度溪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