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卧栖霞寺房望徐祭酒诗

绝俗俗无侣,修心心自斋。

连崖夕气合,虚宇宿云霾。

卧藤新接户,欹石久成阶。

树声非有意,禽戏似忘怀。

故人市朝狎,心期林壑乖。

唯怜对芳杜,可以为吾侪。

形式: 古风 押[佳]韵

翻译

超脱世俗却无人作伴,修行内心自然清静如斋。
傍晚时分悬崖边雾气汇聚,广阔的天空中夜云笼罩。
新生的藤蔓已连接到屋前,倾斜的石头经年累月成了台阶。
树叶的沙沙声并非有心而发,鸟儿嬉戏似乎也忘了忧愁。
旧友在尘世中嬉戏熟悉,内心所向却是山林的幽静,不相一致。
唯有那芬芳的杜鹃花,能成为我们的同类。

注释

绝俗:超脱世俗。
无侣:没有伴侣。
修心:修养内心。
自斋:自然清心寡欲。
连崖:连续的悬崖。
夕气:傍晚的雾气。
合:汇聚。
虚宇:空旷的天空。
宿云:夜晚的云。
霾:遮蔽。
卧藤:趴着的藤蔓。
接户:延伸到门口。
欹石:倾斜的石头。
久成阶:长时间后形成了台阶。
树声:树叶的声音。
非有意:不是故意的。
禽戏:鸟儿嬉戏。
似忘怀:好像忘记了烦恼。
故人:老朋友。
市朝:繁华的尘世。
狎:熟悉,亲近。
心期:内心的期望。
林壑:山林幽谷。
乖:不一致,违背。
怜:喜爱。
对芳杜:面对着芳香的杜鹃花。
吾侪:我们这类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寄情山水的生活状态。开篇“绝俗俗无侣,修心心自斋”表明诗人已经远离了世俗纷争,没有同伴,只是自己在修心养性。这是一种隐逸的生活态度,也体现出诗人的超然物外之情怀。

接着,“连崖夕气合,虚宇宿云霾”则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山中景象,黄昏时分,山峰相连,天空中弥漫着薄雾和晚霞,营造出一种淡远与宁静的氛围。

“卧藤新接户,欹石久成阶”表明诗人生活的地方已经被自然环境所融合,藤蔓爬满了门户,石头也长期堆积成为台阶,这是时间的印记,也反映出诗人的隐居生活。

“树声非有意,禽戏似忘怀”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大自然的声音有一种超然的态度,认为树木的摇曳和鸟儿的嬉戏都不是刻意为之,而是自然而然,这也让诗人的心灵得以释放。

“故人市朝狎,心期林壑乖”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旧友的思念,但同时也表明自己已经与尘世的喧嚣拉开了距离,选择了与山川为伴的生活。

最后,“唯怜对芳杜,可以为吾侪”中,“芳杜”指的是美丽的桑树,这里可能是诗人对于自然景物的一种倾心之情,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在寻找能够陪伴自己隐居生活的人或事物。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与自由的生活理念。

收录诗词(104)

江总(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祖籍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出身高门,幼聪敏,有文才。年十八,为宣惠武陵王府法曹参军,迁尚书殿中郎。所作诗篇深受梁武帝赏识,官至太常卿。张缵、王筠、刘之遴,乃一时高才学士,皆对雅相推重,与之为忘年友。侯景之乱后,避难会稽,流寓岭南,至陈文帝天嘉四年(563)才被征召回建康,任中书侍郎。陈后主时,官至尚书令,故世称“江令”。任上“总当权宰,不持政务,但日与后主游宴后庭”,“由是国政日颓,纲纪不立”(《陈书·传》)。隋文帝开皇九年(589)灭陈,入隋为上开府,后放回江南,去世于江都(今江苏扬州)

  • 字:总持
  • 生卒年:519~594

相关古诗词

骢马驱

长城兵气寒,饮马讵为难。

暂解青丝辔,行歇镂衢鞍。

白登围转急,黄河冻不乾。

万里朝飞电,论功易走丸。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寒]韵

横吹曲

箫声凤台曲,洞吹龙钟管。

镗鎝渔阳掺,怨抑胡笳断。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旱]韵

燕燕于飞

二月春晖晖,双燕理毛衣。

衔花弄藿蘼,拂叶隐芳菲。

或在堂间戏,多从幕上飞。

若作仙人履,终向日南归。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微]韵

衡州九日诗

秋日正凄凄,茅茨复萧瑟。

姬人荐初酝,幼子问残疾。

园菊抱黄华,庭榴剖珠实。

聊以著书情,暂遣他乡日。

形式: 古风 押[质]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