骢马驱

长城兵气寒,饮马讵为难。

暂解青丝辔,行歇镂衢鞍。

白登围转急,黄河冻不乾。

万里朝飞电,论功易走丸。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寒]韵

翻译

长城上战士的气息寒冷,饮马也不是什么难事。
暂时解开青色的马缰,行走在雕饰的街道上,马鞍得以休息。
白登山的战事愈发紧迫,黄河的水也因寒冷而未能全然解冻。
征战万里如同飞电般迅速,论及战功却像滚动丸子那样轻易被忽视。

注释

长城: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
兵气:战士的气势或氛围。
饮马:让马饮水。
讵为难:岂不是困难。
暂解:暂时解开。
青丝辔:青色的马缰绳,丝制,这里指代马具。
行歇:行走与休息。
镂衢鞍:雕饰的马鞍,在繁华的道路上休息。
白登:地名,位于今山西大同东,历史上曾发生过战役。
围转急:包围的局势变得紧急。
黄河:中国第二长河。
冻不乾:冻结但未完全结冰。
万里:形容征途遥远。
朝飞电:早晨出发如电光般迅速。
论功:讨论、评定功劳。
走丸:滚动的弹丸,比喻事情轻而易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战事的图景,表达了边关将士在严寒中坚守岗位的情形。开篇“长城兵气寒”两句,通过对比鲜明地展示了边军的艰苦生活与骏马难以饮水的境况。诗人接着写到“暂解青丝辔,行歇镂衢鞍”,画面转换至士兵们短暂休息时的情景,他们解下马缰,给马匹换上装饰华美的鞍座,似乎在这片刻间也要保持一种仪式上的庄重。

“白登围转急”一句,可能是在描绘战事紧迫、士兵们行进中的紧张气氛。紧接着,“黄河冻不乾”则是对环境的进一步渲染,黄河结冰而未完全封冻,更添了一份边塞的严寒和战争的残酷。

最后两句“万里朝飞电,论功易走丸”,诗人通过比喻手法,将军事上的快速传递信息与射击技巧联系起来,表明即便是在遥远万里的距离,也能迅速地完成战功的评定和奖励。这不仅展示了当时通信和军事技术的发达,更凸显了边关将士们在极端条件下的英勇与效率。

整首诗通过对长城、骏马、黄河等元素的运用,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又坚定的边塞气息,以及战争中的紧迫感和英雄主义精神。

收录诗词(104)

江总(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祖籍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出身高门,幼聪敏,有文才。年十八,为宣惠武陵王府法曹参军,迁尚书殿中郎。所作诗篇深受梁武帝赏识,官至太常卿。张缵、王筠、刘之遴,乃一时高才学士,皆对雅相推重,与之为忘年友。侯景之乱后,避难会稽,流寓岭南,至陈文帝天嘉四年(563)才被征召回建康,任中书侍郎。陈后主时,官至尚书令,故世称“江令”。任上“总当权宰,不持政务,但日与后主游宴后庭”,“由是国政日颓,纲纪不立”(《陈书·传》)。隋文帝开皇九年(589)灭陈,入隋为上开府,后放回江南,去世于江都(今江苏扬州)

  • 字:总持
  • 生卒年:519~594

相关古诗词

横吹曲

箫声凤台曲,洞吹龙钟管。

镗鎝渔阳掺,怨抑胡笳断。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旱]韵

燕燕于飞

二月春晖晖,双燕理毛衣。

衔花弄藿蘼,拂叶隐芳菲。

或在堂间戏,多从幕上飞。

若作仙人履,终向日南归。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微]韵

衡州九日诗

秋日正凄凄,茅茨复萧瑟。

姬人荐初酝,幼子问残疾。

园菊抱黄华,庭榴剖珠实。

聊以著书情,暂遣他乡日。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赠洗马袁朗别诗

贾谊登朝日,终军对奏年。

校文升广内,抚剑入崇贤。

奇才殊艳逸,将别更留连。

驱车命铙管,拱坐面林泉。

池寒稍下雁,木落久无蝉。

露浸山扉月,霜开石路烟。

高谈无与慰,迟尔报华篇。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