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州九日诗

秋日正凄凄,茅茨复萧瑟。

姬人荐初酝,幼子问残疾。

园菊抱黄华,庭榴剖珠实。

聊以著书情,暂遣他乡日。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翻译

秋天的景象正凄凉,简陋的茅屋更显冷清。
侍妾献上新酿的酒,小儿子关怀着家中的病患。
园中的菊花拥抱着黄花,院里的石榴裂开了珍珠般的果实。
姑且借写作寄托情感,暂时忘却这异乡的日子。

注释

秋日:秋季时节。
凄凄:形容秋风凄凉,带有一种萧瑟的感觉。
茅茨:茅草盖的屋顶,这里指简陋的房屋。
萧瑟:形容风吹草木的声音,常用来描绘秋日的荒凉景象。
姬人:古代对侍妾或歌女的称呼。
初酝:新酿的酒,初次酿造的酒。
幼子:年幼的儿子。
残疾:这里可能指家中有身体不便的人,也可能是一种比喻,指生活中的不如意。
园菊:花园中的菊花。
抱:环绕、怀抱,这里形容菊花盛开的样子。
黄华:黄色的花朵,特指菊花。
庭榴:庭院中的石榴树。
剖:裂开,此处指石榴成熟后自然裂开。
珠实:像珍珠一样的果实,形容石榴籽的晶莹剔透。
聊以:姑且用来,作为一种临时的安慰或寄托。
著书:写作书籍,这里泛指写作。
情:情感,心情。
暂遣:暂时派遣,即暂时忘记或摆脱。
他乡日:在异乡的日子,远离故乡的生活。

鉴赏

这首古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景象,充满了凄凉与孤寂之感。开篇“秋日正凄凄”即设定了整体的氛围,秋天的寒冷和萧瑟的树木营造出一种萧条的气氛。“姬人荐初酝,幼子问残疾”则是对室内景象的描绘,表现了一种家庭生活的温馨与关怀。然而,这种温暖并不能抵御秋天给人的孤独感。

“园菊抱黄华,庭榴剖珠实”这一句,则是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菊花和榴莲都成熟了,但它们所蕴含的美好却只能在这萧瑟的秋天里独自享受。

“聊以著书情,暂遣他乡日”则是诗人表达自己的心境,他通过写作来抒发自己对远方故土的思念和对逝去时光的无奈。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郁与对过往美好的追忆。

收录诗词(104)

江总(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祖籍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出身高门,幼聪敏,有文才。年十八,为宣惠武陵王府法曹参军,迁尚书殿中郎。所作诗篇深受梁武帝赏识,官至太常卿。张缵、王筠、刘之遴,乃一时高才学士,皆对雅相推重,与之为忘年友。侯景之乱后,避难会稽,流寓岭南,至陈文帝天嘉四年(563)才被征召回建康,任中书侍郎。陈后主时,官至尚书令,故世称“江令”。任上“总当权宰,不持政务,但日与后主游宴后庭”,“由是国政日颓,纲纪不立”(《陈书·传》)。隋文帝开皇九年(589)灭陈,入隋为上开府,后放回江南,去世于江都(今江苏扬州)

  • 字:总持
  • 生卒年:519~594

相关古诗词

赠洗马袁朗别诗

贾谊登朝日,终军对奏年。

校文升广内,抚剑入崇贤。

奇才殊艳逸,将别更留连。

驱车命铙管,拱坐面林泉。

池寒稍下雁,木落久无蝉。

露浸山扉月,霜开石路烟。

高谈无与慰,迟尔报华篇。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赠贺左丞萧舍人诗

輶轩通八表,旌节骛三秦。

听歌酬敏对,继好伫行人。

贺生思沈郁,萧弟学纷纶。

共有笔端誉,皆为席上珍。

离群徒悄悄,征旅日駪駪。

黄河分太史,一曲悲千里。

海内平生亲,中朝流寓士。

痛哉悯梁祚,于焉三十祀。

钟仪絷不归,盛宪非何已。

陇头心断绝,尔为参生死。

回首望长安,犹如蜀道难。

函关分地轴,华岳接天坛。

行旃方境逝,去棹舣江干。

芦花霜外白,枫叶水前丹。

翔鸥方怯冻,落雁不胜弹。

辉辉盛王道,时务婴疲老。

九流倦耳目,十年变怀抱。

何以敦歧路,凄然缀辞藻。

江南有桂枝,塞北无萱草。

斗酒未为别,垂堂深自保。

形式: 古风

山斋独坐赠薛内史诗二首(其一)

居山四望阻,风云竟朝夕。

深溪横古树,空岩卧幽石。

日出远岫明,鸟散空林寂。

兰庭动幽气,竹室生虚白。

落花入户飞,细草当阶积。

桂酒徒盈樽,故人不在席。

日暮山之幽,临风望羽客。

形式: 古风

山斋独坐赠薛内史诗二首(其二)

岩壑澄清景,景清岩壑深。

白云飞暮色,绿水激清音。

涧户散馀彩,山窗凝宿阴。

花草共萦映,树石相陵临。

独坐对陈榻,无客有鸣琴。

寂寂幽山里,谁知无闷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