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制布裘

桂布白似雪,吴绵软于云。

布重绵且厚,为裘有馀温。

朝拥坐至暮,夜覆眠达晨。

谁知严冬月,支体暖如春。

中夕忽有念,抚裘起逡巡。

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

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

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

形式: 古风

翻译

桂地的布洁白如雪,吴地的丝绵柔软似云。
布料厚重丝绵密实,做成皮衣还有余温。
从早晨披着到夜晚,夜晚盖着直到清晨。
谁会想到严冬腊月,身体却温暖如春天。
半夜忽然有所感念,抚着皮衣起身徘徊。
大丈夫贵在兼济天下,岂能只顾自己一人。
怎样才能得到万里长裘,覆盖整个世界的边界。
使每个人都安稳温暖,让天下再无寒冷之人。

注释

桂布:产自桂地的布,以其质优著称。
吴绵:吴地(今江苏一带)出产的丝绵,以柔软闻名。
裘:用动物毛皮制成的衣物。
中夕:半夜。
逡巡:犹豫不决,徘徊。
兼济:同时救济,兼顾各方。
四垠:四边的界限,代指全世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温馨的画面:一件用上等材料制作的冬衣,轻柔如雪,如云般细腻。它不仅保暖,而且厚实,穿在身上既能抵御严寒,也让人感到舒适。

诗中的“谁知严冬月,支体暖如春”表达了这样的感觉:虽然外面是严冬,但穿着这件衣服,就像是在春天一样温暖。这种对衣物的描述,不仅彰显了它的质量,更传递了一种生活的美好。

“中夕忽有念,抚裘起逡巡”则表现出诗人在夜深人静时刻,对这件衣服产生的情感联想,或许是在思考如何让更多的人享受到这种温暖。紧接着,“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表达了诗人的远大志向和社会责任感——一个有能力的男子应当关心家人、朋友乃至整个社会,而不仅仅是个人。

最后两句“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则展现了诗人的宏愿:如果能够得到无数这样的衣服,就能让世界上每一个人都过上温暖的冬天,那样就没有人会感到寒冷。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一件日用品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美好和社会责任感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新构亭台示诸弟侄

平台高数尺,台上结茅茨。

东西疏二牖,南北开两扉。

芦帘前后卷,竹簟当中施。

清泠白石枕,疏凉黄葛衣。

开襟向风坐,夏日如秋时。

啸傲颇有趣,窥临不知疲。

东窗对华山,三峰碧参差。

南檐当渭水,卧见云帆飞。

仰摘枝上果,俯折畦中葵。

足以充饥渴,何必慕甘肥。

况有好群从,旦夕相追随。

形式: 古风

新秋

西风飘一叶,庭前飒已凉。

风池明月水,衰莲白露房。

其奈江南夜,绵绵自此长。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新秋晓兴

浊暑忽已退,清宵未全长。

晨釭耿残焰,宿閤凝微香。

喔喔鸡下树,辉辉日上梁。

枕低茵席软,卧稳身入床。

睡足景犹早,起初风乍凉。

展张小屏幛,收拾生衣裳。

还有惆怅事,迟迟未能忘。

拂镜梳白发,可怜冰照霜。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新秋喜凉因寄兵部杨侍郎

外强火未退,中锐金方战。

一夕风雨来,炎凉随数变。

徐徐炎景度,稍稍凉飙扇。

枕簟忽凄清,巾裳亦轻健。

老夫纳秋候,心体殊安便。

睡足一屈伸,搔首摩挲面。

褰帘对池竹,幽寂如僧院。

俯观游鱼群,仰数浮云片。

闲忙各有趣,彼此宁相见。

昨日闻慕巢,召对延英殿。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