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可怜台上谷,转目已阴繁。
不解诗人意,何为乐彼园。
这首诗名为《咏谷》,出自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之手。王安石不仅在政治改革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其文学作品也颇受后世推崇。这短短四句,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独到的见解。
首句“可怜台上谷”,诗人以一种同情的态度描绘了一幅画面:一个位于高台之上的谷地,它可能因为位置的不易接近而显得有些孤寂。这里的“可怜”二字,透露出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感受。
接着,“转目已阴繁”,诗人通过动作来传达情绪:当他转移视线去关注那个谷地时,发现它已经被浓密的阴影所笼罩。这两句交织出一种淡淡的忧郁氛围,使人不由得思考那谷地背后的故事。
第三句“不解诗人意”,表达了诗人对前人诗作中某种情感或寓意的不解。这里的“不解”并不单纯是知识上的不了解,而是一种深层次的情感共鸣和理解上的困惑。
末句“何为乐彼园”,诗人质疑为什么那些古代诗人们会对那样的自然环境感到快乐。这一问,既展现了诗人对先贤作品的思考,也反映出王安石自己对于自然美与人生价值的独到见解。
总体而言,这首小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情感,勾勒出了一个关于自然、历史与个人情怀交织的复杂画面。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也折射出其对人生哲理的独特思考。
不详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院落秋深数菊丛,缘花错莫两三蜂。
蜜房岁晚能多少,酒盏重阳自不供。
补落迦山传得种,阎浮檀水染成花。
光明一室真金色,复似毗耶长者家。
图书老矣尚纷披,神劓天黥以有知。
茅竹结蟠聊一愒,却寻三界外愚痴。
金炉香尽漏声残,剪剪轻风阵阵寒。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