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金炉香尽漏声残,剪剪轻风阵阵寒。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干。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夜的静谧景象,金炉中的香料燃烧殆尽,只剩下时钟的滴答声响。轻风阵阵,带来了一丝寒意。春天的气息让人心绪难以平静,无法入眠。月光移动,将花的影子投射在栏干上,这是一个美丽而又寂寞的夜晚场景。
诗中的意境是宁静而深远的,通过对夜晚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独自夜里的感受。金炉香尽,暗示了一天的结束和生活的沉静;剪剪轻风,则增添了一丝凉意和孤寂感。春色恼人,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不宁静。月移花影,更是在夜的宁静中,捕捉到了时间流转的迹象。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精细的情境描绘和意象营造,传达了一种深夜难眠、感慨万千的心情,以及对自然美景无尽的赞赏。
不详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千丈崩奔落石埼,秋声散入夜云悲。
州桥月下闻流水,不忘钟山独宿时。
藏春花木望中迷,水复山长道阻跻。
怊怅老年尘世累,无因重到武陵溪。
几年相约在林丘,眼见京江更阻游。
遗我珠玑何以报,恨无瑶玉与公舟。
身先诸老斡枢机,再见王门阖左扉。
但恨东归相值晚,岂知临别更心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