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和刘柴桑

万劫互起灭,百年一踟躇。

漂流四十年,今乃言卜居。

且喜天壤间,一席亦吾庐。

稍理兰桂丛,尽平狐兔墟。

黄橼出旧蘖,紫茗抽新畬。

我本早衰人,不谓老更劬。

邦君助畚锸,邻里通有无。

竹屋从低深,山窗自明疏。

一饱便终日,高眠忘百须。

自笑四壁空,无妻老相如。

形式: 古风

翻译

世事轮回无常,百年生活如徘徊。
漂泊四十年,如今才说要定居。
庆幸天地间,有一席之地为我居所。
稍加整理花木,让狐狸兔子的巢穴变为农田。
黄梨树新生枝芽,紫茶树抽出新叶。
我本是个早衰之人,没想到老来更加辛劳。
国君与邻居互助,物资共享。
竹屋虽低矮深邃,山窗却明亮稀疏。
一日饱餐足矣,高枕无忧忘却世间烦忧。
自嘲四壁空空,没有妻子像司马相如般陪伴。

注释

万劫:世事轮回。
百年:一生。
踟躇:徘徊。
卜居:选择居住地。
天壤:天地。
庐:居所。
兰桂丛:花木。
狐兔墟:狐狸兔子的巢穴。
黄橼:黄梨树。
旧蘖:新生枝芽。
紫茗:紫茶。
新畬:新叶。
衰人:衰老的人。
劬:辛苦。
邦君:国君。
畚锸:工具,用于挖掘。
竹屋:竹制房屋。
低深:低矮而深远。
高眠:高枕而眠。
百须:各种琐事。
四壁空:四面墙壁空荡。
老相如:指妻子如司马相如般贤良。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哲学思考。诗中“万劫互起灭,百年一踟躇”描绘了时间流转和生命短暂,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豁达情怀。“漂流四十年,今乃言卜居”则透露了诗人长期漂泊后的定居之愿。

“且喜天壤间,一席亦吾庐”显示出诗人对简单生活的满足和快乐。接下来的“稍理兰桂丛,尽平狐兔墟”描述了诗人在新居环境中的劳作与享受自然之美。

“黄橼出旧蘖,紫茗抽新畬”写出了春天的景象和植物的生长,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生命力的赞美。“我本早衰人,不谓老更劬”则是诗人自嘲自己年岁已高,但精神依旧。

“邦君助畚锸,邻里通有无”表达了社区间的互助与和谐,而“竹屋从低深,山窗自明疏”则描绘了诗人的居所之幽静与自然融合。

“一饱便终日,高眠忘百须”是对简单生活的享受,以及在自然中找到心灵的平静。最后,“自笑四壁空,无妻老相如”显示出诗人面对孤独晚年的坦然和自嘲,这里的“老相如”可能指的是古代高僧之名,暗示了诗人对佛教修行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苏轼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新居

朝阳入北林,竹树散疏影。

短篱寻丈间,寄我无穷境。

旧居无一席,逐客犹遭屏。

结茅得玆地,翳翳村巷永。

数朝风雨凉,畦菊发新颖。

俯仰可卒岁,何必谋二顷。

形式: 古风 押[梗]韵

迁居之夕,闻邻舍儿诵书,欣然而作

幽居乱蛙黾,生理半人禽。

跫然已可喜,况闻弦诵音。

儿声自圆美,谁家两青衿。

且欣集齐咻,未敢笑越吟。

九龄起韶石,姜子家日南。

吾道无南北,安知不生今。

海阔尚挂斗,天高欲横参。

荆榛短墙缺,灯火破屋深。

引书与相和,置酒仍独斟。

可以侑我醉,琅然如玉琴。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宥老楮

我墙东北隅,张王维老谷。

树先樗栎大,叶等桑柘沃。

流膏马乳涨,堕子杨梅熟。

胡为寻丈地,养此不材木。

蹶之得舆薪,规以种松菊。

静言求其用,略数得五六。

肤为蔡侯纸,子入《桐君录》。

黄缯练成素,黝面颒作玉。

灌洒蒸生菌,腐馀光吐烛。

虽无傲霜节,幸免狂酲毒。

孤根信微陋,生理有倚伏。

投斧为赋诗,德怨聊相赎。

形式: 古风

和陶西田穫早稻,并引

蓬头三獠奴,谁谓愿且端。

晨兴洒扫罢,饱食不自安。

愿治此圃畦,少资主游观。

昼功不自觉,夜气乃潜还。

早韭欲争春,晚菘先破寒。

人间无正味,美好出艰难。

早知农圃乐,岂有非意干。

尚恨不持锄,未免骍我颜。

此心苟未降,何适不间关。

休去复歇去,菜食何所叹。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