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杜佐下第归陆浑别业

正月今欲半,陆浑花未开。

出关见青草,春色正东来。

夫子且归去,明时方爱才。

还须及秋赋,莫即隐嵩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正月已快过半,陆浑的花儿还未绽放。
走出关隘看见绿草,春意正是从东方而来。
先生您暂且归去吧,现在正是重视人才的明达时期。
你还需等待秋日的试赋,不要急于隐居嵩山和莱山。

注释

正月: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通常指春节所在的月份。
陆浑:古地名,位于今河南嵩县东北,此指代春天花开之处。
花未开:花朵还没有开放。
出关:指离开某个关卡或关口。
青草:绿色的草,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春色:春天的景色,这里指春天的气息或季节特征。
夫子:对年长有学问者的尊称,这里可能指友人或对方。
归去:回去,返回。
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比喻当前是重视和重用人才的时候。
爱才:珍惜和重视有才能的人。
还须:还需要,仍旧要。
及秋赋:等到秋天的科举考试,古代常在秋季举行科举考试。
莫即:不要立刻,不要马上。
隐嵩莱:隐居于嵩山和莱山,嵩山和莱山都是古代隐士喜欢的隐居之地。

鉴赏

诗人以正月中旬,陆浑之花尚未绽放为背景,描绘出关所见青草与春色的渐进,透露出对友人杜佐归去的不舍及对其才华的赞赏。末尾两句“还须及秋赋,莫即隐嵩莱”则是诗人对杜佐的期许和鼓励,希望他不要急于隐退山林,而应继续施展才能,直至秋季再作远行之计。

岑参在此通过春日景象与友情的交织,表达了对才子佳人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美好期待的心境。诗中“春色正东来”一句,生动地捕捉了春意渐浓之感,而“明时方爱才”则展现了唐代重视人才的社会风尚及诗人个人的情操。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淡远,既有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也蕴含了深厚的情谊和对友之才华的肯定。

收录诗词(395)

岑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边塞诗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 籍贯:南阳
  • 生卒年:约715-770年

相关古诗词

送杨千牛趁岁赴汝南郡觐省便成婚

问吉转征鞍,安仁道姓潘。

归期明主赐,别酒故人欢。

珠箔障炉煖,孤裘耐腊寒。

汝南遥倚望,蚤去及春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送杨子

斗酒渭城边,垆头耐醉眠。

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

惜别添壶酒,临岐赠马鞭。

看君颍上去,新月到家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送杨录事充潼关判官

夫子方寸里,秋天澄霁江。

关西望第一,郡内政无双。

狭室下珠箔,连宵倾玉缸。

平明犹未醉,斜月隐书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江]韵

送杨瑗尉南海

不择南州尉,高堂有老亲。

楼台重蜃气,邑里杂鲛人。

海暗三山雨,花明五岭春。

此乡多宝玉,慎莫厌清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