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千牛趁岁赴汝南郡觐省便成婚

问吉转征鞍,安仁道姓潘。

归期明主赐,别酒故人欢。

珠箔障炉煖,孤裘耐腊寒。

汝南遥倚望,蚤去及春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询问吉日以便策马启程,得知友人姓潘,心安仁厚。
归来的日期是君主恩赐所定,离别的酒宴上有老朋友的欢聚。
珍珠帘幕后炉火温暖照人,孤独的皮衣也能抵御寒冬。
远远地在汝南期待着你,希望你早日归来,共迎新春佳节。

注释

问吉:询问吉利的日子。
转征鞍:准备上马出发。
安仁:心地仁慈而安定,此指友人性格。
姓潘:指朋友的姓氏为潘。
归期:回来的日期。
明主赐:由英明的君主所定。
别酒:离别的酒宴。
故人欢:与老朋友欢乐相聚。
珠箔:珍珠串成的帘幕,形容华美。
障炉:遮挡炉火的屏障。
煖:同'暖',温暖。
孤裘:孤单的皮衣,比喻独处或清贫。
汝南:地名,这里代指友人的目的地或家乡。
遥倚望:远望着,期盼着。
蚤去:早点出发。
及春盘:赶上春节的团圆饭,春盘指春节时的食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人在寒冷的季节里准备远行的情景。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离别的忧伤和对未来的期待。

“问吉转征鞍,安仁道姓潘。” 这两句表明诗人即将启程,询问良辰吉日,以便开始旅途,同时提到一个姓潘的人物,或许是要寻求他的庇护或告别。

“归期明主赐,别酒故人欢。” 这里写的是君王恩赐的归期,以及与旧友举杯告别的情景。诗人表达了对君恩的感激,同时也流露出离别时的欢聚气氛。

“珠箔障炉煖,孤裘耐腊寒。” 玉制的炉子散发出的温暖,以及诗人穿着单薄的衣物忍受严寒,都凸显了冬日的萧瑟和旅途中的艰辛。

“汝南遥倚望,蚤去及春盘。” 这两句则表达了对远方汝南的向往,以及希望能在春天到来之前返回,并完成婚礼的愿望。诗人通过“遥倚望”和“蚤去及春盘”,传达了一种急切的心情。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变化,从准备出发的紧张与期待,到离别时的情感寄托,再到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岑参以其特有的细腻笔触,将内心世界与外在环境巧妙地融合,创造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收录诗词(395)

岑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边塞诗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 籍贯:南阳
  • 生卒年:约715-770年

相关古诗词

送杨子

斗酒渭城边,垆头耐醉眠。

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

惜别添壶酒,临岐赠马鞭。

看君颍上去,新月到家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送杨录事充潼关判官

夫子方寸里,秋天澄霁江。

关西望第一,郡内政无双。

狭室下珠箔,连宵倾玉缸。

平明犹未醉,斜月隐书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江]韵

送杨瑗尉南海

不择南州尉,高堂有老亲。

楼台重蜃气,邑里杂鲛人。

海暗三山雨,花明五岭春。

此乡多宝玉,慎莫厌清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送陈子归陆浑别业

虽不旧相识,知君丞相家。

故园伊川上,夜梦方山花。

种药畏春过,出关愁路赊。

青门酒垆别,日暮东城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