贻惠暹上人

经论功馀更业诗,又于难里纵天机。

吴朝客见投文去,楚国僧迎著紫归。

已得声名先振俗,不妨风雪更探微。

金陵高忆恩门在,终挂云帆重一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在完成经纶大业后又潜心作诗,更在艰难中发挥天赋才智。
文人学士见到他的作品纷纷投以文章,楚地高僧则穿着紫色僧袍迎接他。
他已经凭借声名首先影响了世俗,风雪无阻继续深入探索学问的细微之处。
心中挂念着金陵恩师的教诲,最终他将扬起云帆再次启航飞翔。

注释

经论:指处理国家大事或撰写重要文献的工作。
功馀:工作之余,完成职责之后。
业诗:从事诗歌创作。
难里:艰难的环境或处境中。
天机:天赋的智慧或才能。
吴朝客:来自吴地的文人学士,比喻有学问的人。
投文:投递文章,表示敬佩或交流。
楚国僧:楚地的僧人,可能象征深邃的学问或精神追求。
著紫:穿着紫色僧袍,紫色常象征尊贵或高深。
归:迎接或归向。
声名:名声,声誉。
振俗:影响世俗,改变风气。
风雪:比喻艰难的条件或环境。
探微:深入探究学问的细微精深之处。
金陵:古都南京,这里代指恩师或过去的成长之地。
高忆:高尚的回忆,深切的怀念。
恩门:恩师的门下,比喻受教的地方。
云帆:船帆,象征远大的志向和旅程。
重一飞:再次启程,重新开始奋斗或旅行。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齐己的作品,名为《贻惠暹上人》。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才华横溢和对佛学的深厚造诣。

"经论功馀更业诗,又于难里纵天机。"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经典与诗歌方面的研究非常深入,即便是在困难之中,也能自由驾驭自己的思想和艺术才华,显示出诗人的高超境界。

"吴朝客见投文去,楚国僧迎著紫归。"

这里描述了诗人与其他文人、佛教僧侣之间的交流与互动,"紫归"可能指的是某个寺庙或是精神上的回归,体现出诗人对佛学的尊崇。

"已得声名先振俗,不妨风雪更探微。"

这两句说明了诗人的文学成就已经被世人所认可,并且在风雪交加的艰难条件下,也能不断深入地探索艺术与思想的奥妙。

"金陵高忆恩门在,终挂云帆重一飞。"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无限憧憬的心态,"金陵"可能是指南京,也就是今天的江苏省南京市,而"恩门"则可能是某个地方或是象征性的门户。"终挂云帆重一飞"则是诗人希望自己的精神能像挂上云帆的船只,重新起航,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自由的心境。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既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也透露出对佛学和禅宗文化的浓厚兴趣。

收录诗词(816)

齐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 生卒年:863年—937年

相关古诗词

送二友生归宜阳

二生俱我友,清苦辈流稀。

旧国居相近,孤帆秋共归。

残阳沙鸟乱,疏雨岛枫飞。

几宿多山处,猿啼烛影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送人下第东归再谒旧主人

一战偶不捷,东归计未空。

还携故书剑,去谒旧英雄。

楚雪连吴树,西江正北风。

男儿艺若是,会合值明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送人归吴

比说归耕钓,迢迢向海涯。

春寒游子路,村晚主人家。

野岸纷垂柳,深山绿过茶。

重寻旧邻里,菱藕正开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送人自蜀回南游

锦水东浮情尚郁,湘波南泛思何长。

蜀魂巴狖悲残夜,越鸟燕鸿叫夕阳。

烟月几般为客路,林泉四绝是吾乡。

寻幽必有僧相指,宋杜题诗近旧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