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末明初诗人戴良所作的《宿高密》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傍晚,山城与村落之间,烟雾缭绕,月光如洗的画面,充满了浓郁的田园诗意和淡淡的乡愁。
首联“杳杳山城倚暮天,依依墟里见寒烟”,以“杳杳”形容山城的深远,与“暮天”的辽阔相呼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接着,“依依墟里见寒烟”则通过寒烟的细节,勾勒出村落的宁静与冷清,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流逝和生活的平凡。
颔联“海邦出息空今日,齐地徵求异昔年”,将视角从乡村转向更广阔的社会背景,通过“海邦”与“齐地”的对比,反映了社会经济状况的变化。这里“空今日”与“异昔年”形成鲜明的对照,暗示了时代的变迁和人民生活的起伏。
颈联“俗鄙谁歌招隐曲,道穷虚诵卜居篇”,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反思。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面对俗世的鄙陋,诗人或许感到无力改变,只能通过“招隐曲”和“卜居篇”来寄托自己的理想与追求,表达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
尾联“故乡回望在天末,一片归心对月悬”,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站在高密,回望故乡,心中满是归家的渴望。月光下的归心,既是对家乡的思念,也是对内心深处那份宁静与和谐的向往。这一句不仅深化了主题,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人感受到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
整体而言,《宿高密》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