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张去华院中感怀

登朝已老似王阳,脱叶何堪雾雨凉。

案上细书憎蚁黑,禁中新酒爱鹅黄。

临阶野菊偏能瘦,倚槛青松解许长。

仕宦不由天禄阁,坐曹终日漫皇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年纪已大如王阳,落叶怎能承受风雨的凄凉。
案头细小的字迹让蚂蚁都嫌黑,宫中新酿的美酒却偏爱鹅黄色泽。
阶前的野菊花显得格外清瘦,栏杆旁的青松似乎能长得更长久。
做官不由天子的恩赐,整天在官署忙碌却无所作为。

注释

朝:朝廷。
老:年老。
王阳:古代官员的名字,这里借指年老。
脱叶:落叶。
雾雨:风雨。
憎:厌恶。
蚁黑:细小的字迹。
新酒:新酿的酒。
鹅黄:淡黄色。
野菊:野菊花。
瘦:清瘦。
倚槛:靠着栏杆。
青松:青翠的松树。
不由:不由自主。
天禄阁:古代官署名,这里指皇帝的恩赐。
坐曹:在官署任职。
漫皇皇:无所事事,忙碌而无目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次韵张去华院中感怀》,诗人以自己的登朝生涯为背景,表达了对岁月流逝、官场生涯的感慨。首句“登朝已老似王阳”以王阳之典故,自比年老体衰,暗示仕途的沧桑。第二句“脱叶何堪雾雨凉”进一步描绘了自己在官场风雨中的落寞,如同落叶般无力抵抗外界的寒凉。

接下来,“案上细书憎蚁黑”写出了诗人面对繁琐公文的厌倦,而“禁中新酒爱鹅黄”则借酒浇愁,流露出对轻松生活的向往。颈联“临阶野菊偏能瘦,倚槛青松解许长”以野菊和青松自比,表达坚韧不屈的性格,即使在艰难环境中也能保持自我。

尾联“仕宦不由天禄阁,坐曹终日漫皇皇”直接揭示了诗人对仕途命运的无奈,感叹自己无法掌控仕途,只能在琐碎的官职中度过漫长的日子,内心充满迷茫与不安。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苏辙作为士大夫的内心世界。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次韵张问给事喜雨

已收蚕麦无多日,旋喜山川同一云。

禾黍趁时青覆垄,池塘流润渌生文。

两宫尚废清晨集,中禁初消永夜薰。

仓粟半空民望足,深耕疾耨肯忘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次韵张君病起二首(其一)

壮年得疾势能支,不废霜螯左手持。

渐喜一杯留好客,未应五斗似当时。

口中舌在时闻句,雪里心安不问师。

去卧淮阳从病守,功名他日许君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次韵张君病起二首(其二)

老去生经废不行,镜中白发见空惊。

解将冲气通枯指,易甚新阳发旧茎。

一悟少年难久恃,不妨多病却长生。

文章缪忝追前辈,服食从来亦强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次韵张昌言给事省中直宿

还家未暇拂尘衣,携被重来趁落晖。

省户鸣驺久分散,宫槐栖鹊共翻飞。

周庐见月风霾静,斜汉横空星斗稀。

多病心身怯清禁,故山依约梦西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