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诗五首(其三)

晞阳熙春圃,悠缅叹时往。

感物思所托,萧条逸韵上。

尚想天台峻,仿佛岩阶仰。

泠风洒兰林,管濑奏清响。

霄崖育灵蔼,神蔬含润长。

丹沙映翠濑,芳芝曜五爽。

苕苕重岫深,寥寥石室朗。

中有寻代士,外身解世网。

抱朴镇有心,挥玄拂无想。

隗隗形崖颓,囧囧神宇敞。

宛转元造化,缥瞥邻大象。

愿投若人踪,高步振策杖。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鉴赏

此诗《咏怀诗五首(其三)》由东晋时期的高僧支遁所作。诗中描绘了春天阳光照耀下的园林景象,诗人感叹时光流逝,思绪万千。他联想到天台山的峻峭与岩阶,感受到清风拂过兰林,流水潺潺的清响。诗中还描述了山崖间灵气弥漫,神异的蔬菜生长在湿润的土地上,丹砂映照着清澈的溪流,芳香的芝草散发出五彩的光芒。

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深邃的山峰和宽敞的石室,想象其中隐居的高士,他们远离尘世,抱朴守真,追求精神的解脱。他们的身影似乎与自然融为一体,超脱于万物之上。诗人表达了自己渴望追随这些高士的脚步,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精神自由和超然物外境界的追求。语言流畅,意境深远,体现了支遁作为高僧兼文人的独特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18)

支遁(魏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支公,也称林公,别称支硎,本姓关。或说河东林虑(今河南林县)人。东晋高僧、佛学家、文学家。他初隐余杭山,25岁出家,曾居支硎山,后于剡县(今浙江省嵊县)沃洲小岭立寺行道,僧众百余。晋哀帝时应诏进京,居东安寺讲道,三年后回剡而卒。他精通佛理,有诗文传世。据文献记载,《神骏图》画的是爱马的故事

  • 字:道林
  • 籍贯:陈留(今河南开封市)
  • 生卒年:314-366

相关古诗词

咏怀诗五首(其四)

闲邪托静室,寂寥虚且真。

逸想流岩阿,朦胧望幽人。

慨矣玄风济,皎皎离染纯。

时无问道睡,行歌将何因。

灵溪无惊浪,四岳无埃尘。

余将游其嵎,解驾辍飞轮。

芳泉代甘醴,山果兼时珍。

修林畅轻迹,石宇庇微身。

崇虚习本照,损无归昔神。

暧暧烦情故,零零冲气新。

近非域中客,远非世外臣。

憺怕为无德,孤哉自有邻。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咏怀诗五首(其五)

坤基葩简秀,乾光流易颖。

神理远不疾,道会无陵骋。

超超介石人,握玄揽机领。

余生一何散,分不咨天挺。

沈无冥到韵,变不扬蔚炳。

冉冉年往逡,悠悠化期永。

翘首希玄津,想登故未正。

生途虽十三,日已造死境。

愿得无身道,高栖冲默靖。

形式: 古风

述怀诗二首(其一)

翔鸾鸣昆崿,逸志腾冥虚。

惚恍回灵翰,息肩栖南嵎。

濯足戏流澜,采练衔神蔬。

高吟漱芳醴,颉颃登神梧。

萧萧猗明翩,眇眇育清躯。

长想玄运夷,倾首俟灵符。

河清诚可期,戢翼令人劬。

形式: 古风

述怀诗二首(其二)

总角敦大道,弱冠弄双玄。

逡巡释长罗,高步寻帝先。

妙损阶玄老,忘怀浪濠川。

达观无不可,吹累皆自然。

穷理增灵薪,昭昭神火传。

熙怡安冲漠,优游乐静闲。

膏腴无爽味,婉娈非雅弦。

恢心委形度,亹亹随化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