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夕听罗山人弹三峡流泉

皤皤岷山老,抱琴鬓苍然。

衫袖拂玉徽,为弹三峡泉。

此曲弹未半,高堂如空山。

石林何飕飗,忽在窗户间。

绕指弄呜咽,青丝激潺湲。

演漾怨楚云,虚徐韵秋烟。

疑兼阳台雨,似杂巫山猿。

幽引鬼神听,净令耳目便。

楚客肠欲断,湘妃泪斑斑。

谁裁青桐枝,縆以朱丝弦。

能含古人曲,递与今人传。

知音难再逢,惜君方年老。

曲终月已落,惆怅东斋眠。

形式: 古风

翻译

白发苍苍的岷山老人,抱着古琴鬓发斑白。
衣袖轻拂过琴上的玉徽,开始弹奏关于三峡的曲调。
这首曲子弹到一半,高大的厅堂仿佛变成了空旷的山岭。
峻峭的石林间风声嗖嗖,忽然感觉它们出现在了窗前。
手指绕动间琴声呜咽,仿佛清流激荡潺潺作响。
旋律回旋如同楚地的云雾,悠扬中又带着秋日烟霞的韵味。
似乎还混杂着巫山的雨声,和那巫山猿猴的哀啼。
这深幽的琴声引得鬼神静听,使人的耳目都为之清新。
楚地的游子听得肝肠寸断,湘妃的泪痕斑斑点点。
是谁用青桐木制作了琴身,又用红色的丝弦紧紧缠绕。
它能承载古人的乐曲,传递给今天的人们。
知音难遇,可惜你已年迈。
曲子弹完月亮也已西落,心中充满惆怅难以入眠在东边的书斋。

注释

皤皤:形容头发花白的样子。
岷山:位于中国西部的山脉。
抱琴:怀抱古琴。
鬓:两鬓,此处指鬓发。
苍然:形容颜色灰白。
衫袖:衣袖。
玉徽:琴上标记音位的玉石。
三峡泉:比喻指代与三峡相关的曲目。
高堂:这里指宽敞的房间或大厅。
空山:形容寂静无人的山岭,比喻空旷的环境。
石林:形容山石耸立如林。
飕飗:形容风声或其他声音尖细而连续。
绕指:形容演奏技巧娴熟,手指灵活。
呜咽:形容声音低沉而凄切,这里指琴声。
青丝:原指黑发,这里可能比喻琴弦或流水。
潺湲:水流缓慢的样子。
演漾:荡漾,飘动的样子。
怨楚云:带有哀怨情绪的云,比喻曲中的情感。
虚徐:缓慢而悠长。
韵秋烟:如同秋日烟雾般缭绕的音乐氛围。
阳台雨:源自古代阳台巫山的典故,象征男女情爱。
巫山猿:巫山的猿猴叫声,常被用来形容哀伤的音调。
幽引:深幽地吸引。
鬼神听:连鬼神都被吸引来聆听。
楚客:楚地的游子或旅人。
肠欲断:形容极度悲伤。
湘妃泪:湘妃即舜帝的两位妃子,常流泪成斑竹,比喻哀伤。
青桐枝:青桐树的枝干,常用于制琴。
縆:缠绕。
朱丝弦:红色的丝弦。
含:包含,承载。
古人曲:古代的曲目。
递与:传递给。
知音:真正理解音乐或艺术的人。
再逢:再次相遇。
惆怅:失意、伤感的情绪。
东斋:东方的书斋或居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情的古琴雅奏图景。诗中的“皤皤岷山老,抱琴鬓苍然”形象鲜明地展现了一个白发苍苍、抱着古琴的老者,他的衫袖轻拂玉制的琴徽,为的是弹奏那三峡流泉的壮丽之音。这一开场即设定了一种超脱尘世、高洁清寂的情境。

“此曲弹未半,高堂如空山”则是说在这古琴的演奏下,即便是在一个宽敞的厅堂中,也会让人感觉到一种空旷和静谧,就像是一座空无一人的山一样。紧接着,“石林何飕飗,忽在窗户间”描述了琴声如同山林间的风,穿过窗户,给室内带来了一份自然之美。

“绕指弄呜咽,青丝激潺湲”中,“绕指”形容手指在琴弦上流畅地滑动,而“青丝激潺湲”则是对琴声的描写,似乎琴声如同溪水一般清澈而又充满活力。

接下来的“演漾怨楚云,虚徐韵秋烟”表达了诗人对于古曲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意境的深切体会,这里的“演漾”指的是音乐中的流动变化,“怨楚云”则是说这种旋律带着对往昔的哀伤或思念,而“虚徐韵秋烟”则形容这琴声在空气中飘渺如同秋日的轻烟。

诗中还有一连串的意象,如“疑兼阳台雨,似杂巫山猿”,通过对比和联想,使得整个场景变得更加神秘和动人。在“幽引鬼神听,净令耳目便”一句中,则是说这种琴声不仅能够吸引世间的鬼神,即使是人类也会被其清冶之音所洗涤,让人的耳目得到一种净化。

随后,“楚客肠欲断,湘妃泪斑斑”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琴声中的哀艳之美的深刻感受,就像是远方的楚国游子听到了故乡的曲调,不禁心绪难舍;而“湘妃”的泪水则是对古代传说中湘妃悲剧命运的一种联想。

最后,“谁裁青桐枝,縆以朱丝弦”一句,则是在问谁能剪下这青翠的桐树之枝,用朱红色的丝线来制作琴弦,以此承载古人留下的曲调。紧接着,“能含古人曲,递与今人传”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继承和传播古代音乐文化的一种期望。

“知音难再逢,惜君方年老”一句中,“知音”指的是懂得欣赏音乐的朋友,而“难再逢”则是说这样的朋友难以遇到,“惜君方年老”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位懂得音乐艺术的朋友年事已高的一种遗憾。

全诗以“曲终月已落,惆怅东斋眠”收尾,这不仅是对整个场景的一个总结,也是一种情感上的释放。琴声渐渐结束,而窗外的月亮已经下沉,留给诗人的是一份惆怅之情,在东斋中入睡前回味着这段美妙而又难以忘怀的音乐时光。

收录诗词(395)

岑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边塞诗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 籍贯:南阳
  • 生卒年:约715-770年

相关古诗词

秋夜闻笛

天门街西闻捣帛,一夜愁杀湘南客。

长安城中百万家,不知何人吹夜笛。

形式: 古风

秋思

那知芳岁晚,坐见寒叶堕。

吾不如腐草,翻飞作萤火。

形式: 古风 押[哿]韵

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

君不闻胡笳声最悲,紫髯绿眼胡人吹。

吹之一曲犹未了,愁杀楼兰征戍儿。

凉秋八月萧关道,北风吹断天山草。

昆崙山南月欲斜,胡人向月吹胡笳。

胡笳怨兮将送君,秦山遥望陇山云。

边城夜夜多愁梦,向月胡笳谁喜闻。

形式: 古风

赴犍为经龙阁道

侧径转青壁,危梁透沧波。

汗流出鸟道,胆碎窥龙涡。

骤雨暗溪口,归云网松萝。

屡闻羌儿笛,厌听巴童歌。

江路险复永,梦魂愁更多。

圣朝幸典郡,不敢嫌岷峨。

形式: 古风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