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鲁卿之九江

归自潇湘方半月,挑灯酌酒又分襟。

挂帆秋晚江湖客,握手岁寒松柏心。

湓浦水流清一派,香炉峰湿翠千寻。

西风远想登临处,日日携琴日日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刚刚从潇湘之地归来半月有余,挑灯对酒又与友人依依惜别。
在秋夜的江面上扬帆的旅人,寒冬时节握手相谈,心意如松柏般坚定。
湓浦江水清澈如一脉,香炉峰被雨水打湿,翠绿的山色直入云霄。
每当西风吹起,我总会想起那登高望远的地方,每日携着琴,吟唱不已。

注释

归:返回。
潇湘:古代地区名,今湖南一带。
半月:半个月。
挑灯:点燃灯火。
酌酒:倒酒。
分襟:告别时拉衣襟的动作,表示离别。
挂帆:扬帆出航。
江湖客:泛指在外漂泊的人。
岁寒松柏心:比喻在艰难困苦中保持坚定的意志。
湓浦:地名,在江西九江附近。
一派:一片,形容水流。
香炉峰:庐山的著名山峰。
千寻:极言山峰之高。
西风:秋风。
登临:登山临水,指游览或怀念某地。
日日:每天。
携琴:带着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汝燧创作的《送鲁卿之九江》。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鲁卿离别的深情和对未来的想象。首句“归自潇湘方半月”写鲁卿刚从潇湘之地归来,时间跨度虽短,但诗人的情感却已积淀深厚。次句“挑灯酌酒又分襟”描绘了两人在夜深人静时依依惜别的情景,借酒浇愁,互诉衷肠。

“挂帆秋晚江湖客”以江上行舟的景象寓言鲁卿即将开始的新旅程,暗示旅途的艰辛与未知。“握手岁寒松柏心”则以松柏比喻鲁卿坚韧不屈的品格,希望他在逆境中保持高洁情操。接下来,“湓浦水流清一派,香炉峰湿翠千寻”描绘了九江的山水之美,寄寓着对友人的祝福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最后两句“西风远想登临处,日日携琴日日吟”表达了诗人对鲁卿在异地的思念,想象他每日都能在美景中弹琴吟诗,生活充满诗意。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富有画面感,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的深深牵挂。

收录诗词(288)

赵汝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适意

右倾老瓦盆,左持离骚经。

一杯读一句,既醉还复醒。

好月飞入坐,伴饮到天明。

林下乐如许,钟鼎鸿毛轻。

形式: 古风

倚栏

倚栏有恨无人说,暮角吹梅寒声咽。

急风卷雨过雁惊,吐下芦花一枝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屑]韵

病中得邬文伯书

北风卷地霰穿屋,光寒照几珠百斛。

儿童呼舞健犊奔,病夫拥炉龟壳缩。

打门寄书勤故人,五云湿牖春生谷。

片辞自可愈头风,千金指迷况满幅。

年来尘埃不堪镜,白发一摘动盈掬。

星出星入难养痾,安得闲边半分福。

病中畏酒如畏仇,诗囊亦遣高阁束。

闻君新工千兔秃,君但写来为君读。

形式: 古风

翁媪叹

旱曦赫空岁不熟,炊甑飞尘煮薄粥。

翁媪饥雷常转腹,大儿嗷嗷小儿哭。

愁死未死此何时,县道赋不遗毫釐。

科胥督欠烈星火,诟言我已遭榜笞。

壮丁偷身出走避,病妇抱子诉下泪。

掉头不恤尔有无,多寡但照帖中字。

盘鸡岂能供大嚼,杯酒安足直一醉。

沥血祈哀容贷纳,拍案邀需仍痛詈。

百请幸听去须臾,冲夜搥门谁叫呼。

后胥复持朱书急急符,预借明年一年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