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纪德十一首(其六)

引领门墙数舍耳,剑之水源自樵水。

裹粮问道嗟未能,参前倚衡见夫子。

自笑昔为尘土人,春狂时逐卖符嗔。

年来懒惰百事废,洗空人伪惟葆真。

更馀净业磨未绝,强继弥明不知拙。

岂是螳螂敢当车,貘兽从来食铜铁。

形式: 古风

翻译

这里只有一扇门,几间屋舍而已,剑的源泉源自于砍柴人的溪流。
带着干粮去寻求知识,感叹自己无法做到,孔子的形象就在眼前。
我自嘲过去只是尘土中的人,春天曾因轻狂追逐卖符之人而生气。
近年来懒散,许多事情都荒废了,只想洗净世俗,保持本真。
修行的净心事业还未彻底磨灭,勉强继续,却不知自己的笨拙。
这哪里是螳臂挡车,如同貘这种动物,天生能吃铜铁一般无畏。

注释

门墙:指学府或师门。
樵水:打柴人的溪流,比喻朴素的生活来源。
问道:寻求学问。
参前倚衡:孔子出行时,弟子们分列左右,此处象征孔子形象。
尘土人:比喻平凡的人。
卖符:古代迷信活动中出售符咒的人。
懒惰:形容懈怠不勤。
葆真:保持真实,不被世俗所染。
净业:佛教中指清净的修行业。
弥明:形容努力坚持。
拙:笨拙,谦虚的说法。
貘兽:古代传说中的动物,能吃金属。
铜铁:泛指金属,象征坚硬的事物。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自我反省与精神追求的诗句。从字面上分析,诗中充满了深刻的个人情感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引领门墙数舍耳,剑之水源自樵水。"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隐逸生活,诗人在山间溪边寻找灵感,显示出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态度。

"裹粮问道嗟未能,参前倚衡见夫子。" 这里的“裹粮”意味着简单的生活,“问道”则是探求生命的真谛,而“参前倚衡”可能是在表达对古圣先贤的敬仰和学习。

"自笑昔为尘土人,春狂时逐卖符嗔。" 这里的“昔为尘土人”表现了诗人对于过往世俗生活的反思,而“春狂时逐卖符嗔”则可能是在表达对过去盲目追求名利的自嘲。

"年来懒惰百事废,洗空人伪惟葆真。" 这两句诗人承认自己近来懒惰,许多事情都荒废了,但同时也在强调一种精神上的纯净和对真理的追求。

"更馀净业磨未绝,强继弥明不知拙。" 这里“更馀净业”可能是指诗人对于文学创作或个人修养的不断追求,而“磨未绝”则表达了一种坚持不懈的精神状态。

最后两句“岂是螳螂敢当车,貘兽从来食铜铁。” 则是在用比喻表达一种对自我的警醒,即不要像螳螂一样妄想阻挡无法阻挡的大势,也不要像貘兽那样贪婪而无知。

整体来看,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于个人修养、精神追求和文学创作的深刻思考,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坚持理想的精神态度。

收录诗词(295)

邓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纪德十一首(其五)

四海纷纷筝笛耳,谁识子期志流水。

韵高调古自难酬,得意政须副墨子。

我公声价第一人,积薪居上笑不嗔。

但将佳句妙今古,逝变雕虫返太真。

孟轲尝续吾道绝,功与神禹论工拙。

先生今复回狂澜,岂减旌阳柱铸铁。

形式: 古风

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纪德十一首(其四)

仕途例皆谄笑耳,随盘方圆无定水。

前年天子思奇才,霜台曾擢古君子。

泛观中外傥非人,发上冲冠聊一嗔。

那顾城狐并社鼠,好恶无私喜怒真。

底事年来迹又绝,笑遁林泉似藏拙。

凭谁去斩佞臣头,请公速铸楚山铁。

形式: 古风

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纪德十一首(其三)

世上区区蝇狗耳,不复解缨濯清水。

只知贪雀不留珠,可怜认贼翻为子。

珍重谢公天下人,冷居林泉曾不嗔。

云烟万木观不足,却把新诗为写真。

高节凌云亦奇绝,不绾六印未为拙。

何妨笑学杜陵翁,只有布衾冷似铁。

形式: 古风

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纪德十一首(其二)

穷居如将豆塞耳,一泓自足牛蹄水。

那知邻境有人豪,笑观造化但儿子。

笔端万字惊倒人,春色秋风随喜嗔。

一读锦囊殆仙去,欲借云軿遂朝真。

更当负笈慰愁绝,凭公一扫平生拙。

门人益亲自得回,会观踏破门限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