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六合雷声,中国有君。涂其耳目,不使听闻。
隔在荒外,嗟尔并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避开尘嚣的生活状态。"六合雷声,中国有君"一句,以宏大的天气变化象征着国家的变迁和君主的存在,但这种变化与统治对诗人来说已不再重要,因为他选择了退隐。
"涂其耳目,不使听闻"表达了诗人刻意隔绝自己,避免听到外界的喧嚣,这种行为在古代文化中常被视为清高自守、超然物外的一种生活态度。
"隔在荒外,嗟尔并人"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孤独与疏离。诗人置身于荒凉之地,与世俗的人们拉开了距离,发出感慨,似乎在叹息命运的安排,也许是在思考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排斥的手法,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理想。这样的主题在中国古代文学中颇为常见,特别是那些崇尚道家或佛家的诗人,他们往往倾向于逃离红尘,寻找精神上的自由与解脱。
不详
昔时钱俶,有国于吴。今俶归我,为吾前驱。
并人望风,请为臣奴。
往在艺祖,未遑拓㝢。遗我圣宗,启此北土。
敢告太庙,惟皇孝武。
匪民之嚚,为贼俘虏。往吊其民,王泽时雨。
往伐其罪,王师虎旅。
旧是匈奴,为并左臂。今附有德,不与贼子。
并人失恃,求就戮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