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夜独游北海对月作

余意翩翻与月生,月明谁解是宵明。

天人消息今成阻,弦望安排化未更。

湖艇张歌寥落见,宫鸦离树再三鸣。

悲怀不为思乡动,况有微云继倚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我的思绪随月光起舞,明亮的月亮下谁能理解这是夜晚的光明。
如今天人之间的联系被阻断,就连弦月和满月的交替也变得不再寻常。
湖上的小舟载着歌声,显得孤独而寂寥,宫廷中的乌鸦离开树枝反复鸣叫。
悲伤的心情并不因思念家乡而触动,更何况还有微云伴随着这哀歌。

注释

余意:我的思绪。
翩翻:飘忽不定。
月生:月亮升起。
宵明:夜晚的明亮。
天人:天神或仙人。
消息:联系。
阻:阻断。
弦望:弦月和满月。
湖艇:湖上的小船。
寥落:孤寂、稀疏。
宫鸦:宫廷中的乌鸦。
悲怀:悲伤的情绪。
思乡:思念家乡。
微云:轻薄的云彩。
倚声:伴着歌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黄节在中秋之夜独自游览北海,面对明亮的月光,内心思绪万千。"余意翩翻与月生",诗人的情感如同月光般起伏不定,无人能懂。"月明谁解是宵明",表达了他孤独的心境,无人能分享这份明亮的夜晚。

"天人消息今成阻",暗示了诗人与外界的沟通受阻,可能是因为时局或个人际遇。"弦望安排化未更",弦月和满月的变化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但诗人的人生轨迹并未因此而改变。

"湖艇张歌寥落见",描绘了湖上的孤舟和寥落的歌声,进一步渲染了孤独的氛围。"宫鸦离树再三鸣",以乌鸦的叫声衬托出夜晚的寂静和诗人内心的哀愁。

最后两句"悲怀不为思乡动,况有微云继倚声",表明诗人虽然身处异乡,但此刻的悲伤并非单纯因为思乡之情,而是更深沉的情感,连微云似乎都在应和他的哀伤。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凄美,展现了诗人中秋之夜的独特心境。

收录诗词(542)

黄节(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燕南重九后一日雪

燕蓟初无重九雪,推窗惊见白皑皑。

半黄苑柳添冰缕,一色霜蹄起玉灰。

玮异今晨当自美,涅宁馀黝看轻回。

回头昨日樽前菊,真让梅花顷刻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读周印昆夕红楼诗题赠

还同九僧句,不是四灵诗。

契契阴何面,崚崚仝岛眉。

客儿多妙解,皇甫岂难辞。

莫诎隐侯论,君看杜拾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补乐府十篇(其四)帝少昊氏之乐歌

鸟飞于天,鱼跃于渊。侯其尸之,其然而然。

物之生矣,时其殖矣。职其宜矣,安其居矣。

神之降依,昭假左右。霜露所沾,罔不在宥。

形式: 乐府曲辞

补乐府十篇(其三)帝有熊氏之乐歌

于昭上帝,灵命有赫。其命维何,卿云五色。

翩如游龙,萃如山崇。来临来止,惕然有颙。

惟钦惟畏,乃祗乃庸。肇建官师,神民肃雍。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