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咏(其十五)

蛾眉朝见宠,夕姗来群阴。

谮丑伏祸浅,誉美藏机深。

疗妒世无药,那可知其心。

周旋影自失,惝恍魂相寻。

溪头浣纱女,日暮愁淫淫。

彼此更相羡,泣下俱沾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杂咏(其十五)》由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人性中的复杂情感与社会现象。

首句“蛾眉朝见宠,夕姗来群阴”以“蛾眉”比喻女子的美貌,形象地描绘了女子在得到宠爱时的风光,而“夕姗来群阴”则暗示了这种宠爱背后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如同阴云密布的天空,预示着可能的变故。

接着,“谮丑伏祸浅,誉美藏机深”两句进一步揭示了社会中人际关系的微妙与复杂。这里“谮丑”指的是背后说人坏话的行为,而“誉美”则是表面上赞美他人,实际上可能隐藏着某种目的或计谋。这两句诗深刻地反映了人性中的两面性以及社会交往中的隐秘动机。

“疗妒世无药,那可知其心”表达了对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嫉妒心理的无奈与困惑,指出在这样一个充满猜疑与嫉妒的社会里,似乎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法,人们的心思难以真正被理解。

“周旋影自失,惝恍魂相寻”则描绘了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个体的真实自我可能会迷失,仿佛在迷雾中寻找方向,内心充满了不确定与迷茫。

最后,“溪头浣纱女,日暮愁淫淫”以一位在溪边洗衣的女子为象征,反映了女性在特定情境下的孤独与忧愁。日暮时分,她不仅面对自然界的黄昏,也面临着内心的困惑与忧虑。

“彼此更相羡,泣下俱沾襟”则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在这个复杂多变的社会中,都难免会羡慕他人的境遇,同时也为自己的处境感到悲伤,泪水交织在一起,体现了人类共通的情感体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情感与社会现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黄景仁对于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复杂情感状态的精准捕捉。

收录诗词(1183)

黄景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字:汉镛
  • 号:鹿菲子
  •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 生卒年:1749~1783

相关古诗词

杂咏(其十六)

古交戒情尽,今交思情离。

苦自留其馀,不知将赠谁。

宝剑既心许,慨然脱相遗。

安用挂树日,悲此宿草为。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杂咏(其十七)

贫女中夜织,扃户绝四邻。

荧荧一灯影,自落空草根。

伊轧面虚壁,中织时悲辛。

颜色不自达,谁知此女贫。

贵贱异缯锦,各出桑蚕身。

同生而异造,赋命安可论。

惟当自努力,弗使机生尘。

形式: 古风

杂咏(其十八)

九钟鸣丰山,青女肃宵驾。

万植浮馀荣,阴阴敛逾下。

恶木既失荫,崇兰亦颓化。

感此离居忧,搴帷达遥夜。

所欢入我梦,告我容华谢。

霍曶不可追,寒光满虚榭。

形式: 古风 押[祃]韵

杂咏(其十九)

人生处天地,纤尘栖弱草。

风至草动摇,微躯不自保。

万物谋所寄,时至安能巧。

大壑藏舟移,过眼疾于鸟。

何用心人事,兀兀抱枯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