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章传道见赠

并生天地宇,同阅古今宙。

视下则有高,无前孰为后。

达人千钧弩,一弛难再彀。

下士沐猴冠,已系犹跳骤。

欲将驹过隙,坐待石穿溜。

君看汉唐主,宫殿悲《麦秀》。

而况彼区区,何异壹醉富。

鶢鶋非所养,俯仰眩金奏。

髑髅有馀乐,不博南面后。

嗟我昔少年,守道贫非疚。

自从出求仕,役物恐见囿。

马融既依梁,班固亦事窦。

效矉岂不欲,顽质谢镌镂。

仄闻长者言,婞直非养寿。

唾面慎勿拭,出胯当俯就。

居然成懒废,敢复齿豪右。

子如照海珠,纲目疏见漏。

宏材乏近用,巧舞困短袖。

坐令倾国容,临老见邂逅。

吾衰信久矣,书绝十年旧。

门前可罗雀,感子烦屡叩。

愿言歌《缁衣》,子粲还予授。

形式: 古风 押[宥]韵

翻译

诞生于天地之间,共同经历古今岁月。
俯瞰可见高处,没有前方哪里是后方。
智者如同拉千钧强弓,一旦放松难以再次拉满。
平庸之人像戴猴帽的官吏,即使身陷囹圄仍躁动不安。
想让马驹穿过缝隙,只能静待石头磨损滑落。
你看那汉唐帝王,宫殿空余《麦秀》哀歌。
更何况我们这些微小之人,与醉生梦死无异。
鶢鶋这种鸟无需喂养,只被金乐迷惑。
骷髅尚有余乐,不愿追求王位。
感叹我往昔少年,坚守道义贫穷非病。
自从踏入仕途,却担心被世俗束缚。
马融依附权贵,班固也侍奉窦氏。
模仿他人并非不想,只是资质顽固无法雕琢。
听闻长者教诲,刚直并不能保长寿。
别人唾面,切勿擦拭,应低头接受。
我已懒散废弃,怎敢再与豪杰并列。
你如明珠照亮大海,但眼界宽广仍有遗漏。
大才缺乏实际应用,才华出众却受限于短小的舞台。
你的美貌曾倾国倾城,如今老去只能偶遇。
我确实衰老已久,与旧友断交已有十年。
门前冷清,唯有你多次来访。
希望你能唱起《缁衣》之歌,让我再次听到你的声音。

注释

宇:宇宙。
宙:时间。
视下:向下看。
高:高处。
后:后面。
达人:智者。
弩:弓箭。
沐猴冠:比喻官场中人。
《麦秀》:古诗,表达亡国之痛。
区区:微不足道。
壹醉:沉迷于酒。
鶢鶋:水鸟。
南面后:君王之位。
少年:年轻时。
守道:坚守道德。
仕:仕途。
役物:受事物牵制。
马融:东汉学者。
班固:东汉史学家。
矉:模仿。
顽质:顽固的本性。
唾面:被人侮辱。
俯就:屈尊。
豪右:豪门贵族。
子:你。
照海珠:比喻明亮的人才。
纲目:条理。
倾国容:极美的容貌。
《缁衣》:古诗,表达对贤者的怀念。

鉴赏

此诗为北宋文学家苏轼所作,名为《次韵答章传道见赠》。诗中充满了深邃的哲理和对人生、历史的深刻洞察,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于个人境遇的感慨。

开篇“并生天地宇,同阅古今宙”表达了诗人与宇宙相生的宏大情怀,以及超越时间界限的历史观。紧接着,“视下则有高,无前孰为后”则指出世间万物皆有其高低先后,不可一概而论。

“达人千钧弩,一弛难再彀”用弓箭比喻人生机会难得,一旦错过便难以重来。下文“下士沐猴冠,已系犹跳骤”则讽刺那些只追求外表华丽而内在空虚的人。

“欲将驹过隙,坐待石穿溜”用骑马过隙口与石头穿水的比喻,来表达对时间流逝和人生短暂的无奈感慨。接着,“君看汉唐主,宫殿悲《麦秀》”引出了历史上盛世帝王的宫殿,现在却只剩下了《麦秀》的悲凉。

“而况彼区区,何异壹醉富”表达了对那些生活在狭窄环境中、自我感觉良好的人的讽刺,他们与那些醉生梦死之人又有何异。紧接着,“鶢鶋非所养,俯仰眩金奏”则写出了诗人对于不属于自己修养的虚名浮利的鄙视。

“髑髅有馀乐,不博南面后”表达了即使是骨骼残留,也还保持着曾经的欢乐,而不去追求那些短暂而易逝的世俗享乐。下文“嗟我昔少年,守道贫非疚”则回忆起自己年轻时守道而贫穷,但并不感到遗憾。

“自从出求仕,役物恐见囿”写出了诗人对于仕途生活的看破和对物质欲望的戒慎。紧接着,“马融既依梁,班固亦事窦”通过历史上的文学家来表达了个人在追求学问时的孤独与困境。

“效矉岂不欲,顽质谢镌镂”则表达了对于那些只愿意模仿他人、缺乏创新精神者的批评。下文“仄闻长者言,婞直非养寿”写出了诗人听从智者的教诲,不再执着于世俗的名利。

“唾面慎勿拭,出胯当俯就”则表达了对于生活中的细节要谨慎对待,而不应轻易放过。紧接着,“居然成懒废,敢复齿豪右”写出了诗人对于生活中渐渐变得懒惰、放纵自我的自我警醒。

“子如照海珠,纲目疏见漏”用比喻来表达了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下文“宏材乏近用,巧舞困短袖”则写出了诗人对于才华横溢却难以施展、以及才智受限于时代的感慨。

“坐令倾国容,临老见邂逅”表达了诗人在年事渐长时,对于国家和社会现实的深切体会。紧接着,“吾衰信久矣,书绝十年旧”则回顾了自己多年的信念,以及对往昔岁月的怀念。

最后,“门前可罗雀,感子烦屡叩”写出了诗人对于朋友赠送诗篇的感激之情,而“愿言歌《缁衣》,子粲还予授”则表达了希望通过诗歌来传递友情,并期待得到朋友的回赠。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法惠寺横翠阁

朝见吴山横,暮见吴山纵。

吴山故多态,转折为君容。

幽人起朱阁,空洞更无物。

惟有千步冈,东西作帘额。

春来故国归无期,人言秋悲春更悲。

已泛平湖思濯锦,更看横翠忆峨眉。

雕栏能得几时好,不独凭栏人易老。

百年兴废更堪哀,悬知草莽化池台。

游人寻我旧游处,但觅吴山横处来。

形式: 古风

祥符寺九曲观灯

纱笼擎烛逢门入,银叶烧香见客邀。

金鼎转丹光吐夜,宝珠穿蚁闹连朝。

波翻焰里元相激,鱼舞汤中不畏焦。

明日酒醒空想像,清吟半逐梦魂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上元过祥符僧可久房,萧然无灯火

门前歌舞斗分朋,一室清风冷欲冰。

不把琉璃闲照佛,始知无尽本无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正月二十一日病后,述古邀往城外寻春

屋上山禽苦唤人,槛前冰沼忽生鳞。

老来厌伴红裙醉,病起空惊白发新。

卧听使君鸣鼓角,试呼稚子整冠巾。

曲栏幽榭终寒窘,一看郊原浩荡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