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弼所作的《送翰林三同年调官》。诗中以“堂堂翰苑三君子”开篇,赞美了三位翰林学士的才华与品德,比喻他们如同文苑中的佼佼者,正直而有气节。接着,“侃侃伊用一辈流”进一步强调了他们的正直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即使面对日月般的光明正道和雷霆般的压力,也绝不低头。
“日月当天容直道,雷霆震地肯低头。”这两句诗运用了生动的自然景象来象征正直之道和压力,表达了对三位学士坚守原则、不畏艰难的崇高敬意。接下来,“衡湘路远何须惜,州县官閒且自由。”则转而描述了他们即将前往的远方官职,虽然路途遥远,但不必过于忧虑,因为即便在州县这样的小官位上,也能保持自由自在的心态,继续追求学问和理想。
最后,“寄语南闽旧提举,此生端不愧同游。”诗人向曾经的同僚表达了自己的祝愿,希望他们在新的岗位上能够不负时光,不愧于与这三位君子的友情,共同追求学问和理想的道路上,留下无悔的足迹。
整首诗通过对三位翰林学士的赞美和对他们未来仕途的祝福,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理想、正直和友情的深刻理解与珍视,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知识与道德的崇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