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识(其二)

归依妙法要精专,极目烟霄路不偏。

日月明通三界眼,云梯上有十洲仙。

慈悲愿力弥何远,烦恼能除道最坚。

救苦观音名利益,经文曾与世间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修行佛法要专心致志,目光远大,道路不会偏离。
日月光明如同洞察三界的眼睛,云端的阶梯上有来自十洲的仙人。
慈悲的意愿多么深远,消除烦恼的道路最为坚定。
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因其利益世人而闻名,经文早已在世间流传。

注释

妙法:高深的佛法。
精专:专心致志。
烟霄:高空。
路不偏:道路不会偏离。
日月:太阳和月亮。
三界眼:洞察三界的慧眼。
云梯:云端的阶梯。
十洲仙:传说中的仙人。
慈悲愿力:慈悲的意愿和力量。
弥何远:多么深远。
道最坚:道路最为坚定。
救苦观音: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
名利益:因利益世人而出名。
经文:佛经。
世间传:在世间流传。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炅的《缘识》之一,展现了佛教的修行理念和对观音菩萨的崇拜。开篇“归依妙法要精专,极目烟霄路不偏”表达了对于佛法的坚定信仰与追求,以及心之所向,不为外界干扰所动摇。

接着,“日月明通三界眼,云梯上有十洲仙”描绘了一种超脱凡尘、达到灵魂自由翱翔的境界。这里“三界”指的是欲界、色界和无色界,即佛教中的宇宙构成,而“十洲仙”则是对道教中仙人所居之地的一种描绘,体现了诗人对于不同宗教文化的吸纳与融合。

后两句,“慈悲愿力弥何远,烦恼能除道最坚”强调了佛教中的慈悲精神,以及通过修行能够克服一切烦恼和困难。这种表述体现了一种积极向上、面对生活挑战的态度。

最后,“救苦观音名利益,经文曾与世间传”则是对观音菩萨的赞颂,认为其能够救拔众生于苦难之中,同时也表明了诗人对于佛教经典的尊崇以及这些经文在世间流传的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对佛法、观音菩萨的信仰,以及对超脱尘世和解脱烦恼的向往,展现了一种追求心灵净化与救赎的主题。

收录诗词(520)

赵炅(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赐苏易简(其一)

翰林承旨贵,清净玉堂中。

应用咸依式,深严比更崇。

归家思值日,入内集英风。

儒措门生盛,高明大化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赐苏易简(其二)

运偶昌时远更深,果然谷在我中心。

从风臣偃光朝野,此日清华见翰林。

举措乐时周礼法,思贤教古善规箴。

少年学士文明世,一守贤毫数万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逍遥咏(其一)

人救眼前急,何曾利益心。

愚迷终浅见,达者智高深。

苦行须知应,馀忧力不任。

经书无限意,稽古便同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回文偈二首(其一)

教训大宽深,古羡协真齐。

要运解观心,苦善业因迷。

形式: 偈颂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