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和睢阳杜相公答蔡君谟新体飞草书

丹砂篆印发题封,云母屏开照耀中。

漠漠蛟绡吹入纸,翘翘虿发卷随风。

新番自与鸿都异,旧法唯应垩帚同。

丞相报诗何处问,清泠池上雁能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朱砂篆文装饰封面,云母屏风映照其中。
轻盈如蛟绡的墨香飘入纸上,笔触如蝎尾般卷动随风摇曳。
新式书法与鸿都风格迥异,旧时法则仅与白垩扫帚相同。
丞相的诗作该向何处寻问?答案或许在那清泠池边,大雁能传书信通达。

注释

云母屏:云母制成的屏风。
漠漠:形容轻盈。
蛟绡:比喻细腻的纸张。
翘翘:形容笔触卷曲。
虿发:蝎子尾部的毛发,比喻笔尖。
新番:新的风格。
鸿都:古代地名,这里指书法流派。
旧法:传统的技法。
垩帚:用白垩粉刷的工具。
丞相:古代官职,相当于宰相。
清泠池:清澈寒冷的池塘。
雁能通:大雁可以传递信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依韵和睢阳杜相公答蔡君谟新体飞草书》,主要通过描绘书法艺术的细节来表达对友人蔡君谟新体飞草书的赞赏。首句“丹砂篆印发题封”形象地写出书法作品的精致,以丹砂篆文为题,封存着艺术的精华。次句“云母屏开照耀中”则形容书法如云母般明亮,令人瞩目。

“漠漠蛟绡吹入纸”运用比喻,将书法线条比作轻盈的蛟绡,飘逸而生动;“翘翘虿发卷随风”进一步描绘笔画的灵动,如同蛇蝎之尾随风摇曳。接下来,“新番自与鸿都异,旧法唯应垩帚同”对比新旧风格,赞美蔡君谟的新体独特,但又不失传统根基。

最后两句“丞相报诗何处问,清泠池上雁能通”,以丞相之名寓指蔡君谟的才情,暗示他的书法如同雁过留声,能够传达深远的信息,表达了对蔡君谟书法艺术的高度评价。

整体来看,此诗通过对书法的细致描绘和巧妙比喻,展现了梅尧臣对友人蔡君谟书法技艺的敬佩和欣赏之情。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依韵和签判都官昭亭谢雨回广教见怀

赛雨何从事,高情苦爱山。

谢公联句后,惠远过溪间。

笑处岩相答,归时酒在颜。

端忧守穷巷,无力共跻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依韵和雍丘尉王秘校见寄

东瞻杞国城,半日鸟飞程。

度雁不曾下,新文谁寄评。

旧年因使至,秀句欲人惊。

聊效题斋壁,先贤亦以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依韵诸公寻灵济重台梅

梅要山傍水次栽,非同弱柳近章台。

重重叶叶花依旧,岁岁年年客又来。

虽爱千枝竞繁密,还嗟短发已衰颓。

郎官博士留车骑,拥蔽脩篁为斫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依韵阎中孚职方暴雨幸凉

天津赫日欲焦拆,西北风来斗减威。

太帝宫庭无暑入,大明冠佩退朝归。

泠泠冷袭琉璃簟,奕奕凉翻翡翠帏。

交扇不须烦素手,淋漓谁复汗频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