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阎中孚职方暴雨幸凉

天津赫日欲焦拆,西北风来斗减威。

太帝宫庭无暑入,大明冠佩退朝归。

泠泠冷袭琉璃簟,奕奕凉翻翡翠帏。

交扇不须烦素手,淋漓谁复汗频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天津的日头仿佛要烤焦大地,西北风减弱了它的威力。
皇宫中没有丝毫暑气侵入,大臣们戴着大明官帽退出朝会回家。
清凉的风吹过琉璃席面,翡翠帷幕也翻动着凉意。
无需再用扇子扇风,因为没有人再频繁地出汗。

注释

天津:指天津地区。
赫日:烈日。
欲焦:快要烤焦。
西北风:从西北方向来的风。
斗减威:减弱了威力。
太帝宫庭:皇帝的宫殿。
无暑入:没有暑热进入。
大明冠佩:朝廷官员的官帽和佩饰。
退朝归:下班或退朝回家。
泠泠:清凉。
琉璃簟:琉璃制成的凉席。
奕奕:鲜明的样子。
翡翠帏:翡翠装饰的帷幕。
交扇:交叉的扇子。
素手:白皙的手。
淋漓:汗水不断流出。
汗频挥:频繁地擦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依韵阎中孚职方暴雨幸凉》,描绘了夏日暴雨过后天气转凉的场景。首句“天津赫日欲焦拆”形象地写出夏日阳光炽热,仿佛要烧尽一切,而“西北风来斗减威”则暗示着风雨将至,带来一丝凉意。接下来的两句“太帝宫庭无暑入,大明冠佩退朝归”以皇宫的清凉与官员们结束朝会后回家为喻,展现了暴雨带来的瞬间凉爽。

“泠泠冷袭琉璃簟,奕奕凉翻翡翠帏”通过描绘冷气侵袭竹席和轻纱帐幕的动态,进一步渲染了凉意。最后两句“交扇不须烦素手,淋漓谁复汗频挥”写人们无需再持扇驱热,因为暴雨后的凉意使得汗水不再频繁地流淌,体现了诗人对这场及时雨的庆幸和舒适感。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生动,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表达了对清凉舒适的向往和对暴雨带来凉爽的喜悦之情。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依韵答达观禅师颖公

霜露每怀感,江山空复情。

老便林室静,坐厌巷童声。

尽日都无语,逢人亦强迎。

浮生过半百,安用此虚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依韵答惠勤上人

释子本乐静,宜不事物牵。

我惭姑苏守,复赏杼山然。

三岁与之别,其学已增前。

忽此有来赠,老拙谬耽研。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依韵答景彝谢予访其居

日暮乘羸马,因过太史家。

竹窗谈脱麈,槐树暝栖鸦。

邦瘁稽前咏,人亡起彼嗟。

夜分归不寐,犹照角巾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依韵答僧圆觉早梅

江南自寒苦,花不与时同。

清向三冬足,香传一国中。

云湖藏旧市,雪树认新丰。

未有亏冰素,随妆入汉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