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赛雨何从事,高情苦爱山。
谢公联句后,惠远过溪间。
笑处岩相答,归时酒在颜。
端忧守穷巷,无力共跻攀。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的《依韵和签判都官昭亭谢雨回广教见怀》。诗中,诗人以"赛雨何从事"开篇,描绘了一幅与友人共同参与赛雨活动的场景,表现了他们对山水自然的热爱。"高情苦爱山"进一步强调了他们高尚的情操和对山林的深情厚意。
"谢公联句后"借用了东晋名士谢安的典故,暗示他们在文采风流之间交流,增添了文化气息。"惠远过溪间"则借惠远和尚之名,描绘了他们一同游历山水,享受清幽之境的惬意。
"笑处岩相答"描绘了朋友们在山水间谈笑风生,与自然景色相映成趣。"归时酒在颜"则写出了饮酒作乐,欢聚一堂的场景,体现了友情的深厚。
最后两句"端忧守穷巷,无力共跻攀"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简陋之地,但仍然心系朋友,希望能与他们共享登高望远的乐趣,流露出淡淡的无奈和对友情的珍视。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与友人的山水之游和文墨之乐,展现了诗人与朋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自然和人文的热爱,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些许落寞。
不详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东瞻杞国城,半日鸟飞程。
度雁不曾下,新文谁寄评。
旧年因使至,秀句欲人惊。
聊效题斋壁,先贤亦以旌。
梅要山傍水次栽,非同弱柳近章台。
重重叶叶花依旧,岁岁年年客又来。
虽爱千枝竞繁密,还嗟短发已衰颓。
郎官博士留车骑,拥蔽脩篁为斫开。
天津赫日欲焦拆,西北风来斗减威。
太帝宫庭无暑入,大明冠佩退朝归。
泠泠冷袭琉璃簟,奕奕凉翻翡翠帏。
交扇不须烦素手,淋漓谁复汗频挥。
霜露每怀感,江山空复情。
老便林室静,坐厌巷童声。
尽日都无语,逢人亦强迎。
浮生过半百,安用此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