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寻源路已尽,笑入白云间。
不解乘轺客,那知有此山。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朱放所作的《山中谒皇甫曾》。诗中的意境非常淡远,语言简洁而富有象征性。
"寻源路已尽,笑入白云间。"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的心境。寻找生命和知识的源头是一种精神追求,当这种追求达到极限时,诗人选择了释然一笑,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那不知边际的白云之中。这是对现实困境的一种超脱,也体现了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
"不解乘轺客, 那知有此山。" 这两句则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于外界认知的疏离和自我世界的坚守。轺是古代的车辆,这里指的是普通的过客。诗人表达了对那些只知道行走于尘世而不知山中之美的俗客的一种不解和超然。而"那知有此山"则是在说只有亲身经历,才能真正领悟这座山的存在价值和精神意义。
整首诗通过对比自然与人间,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尘嚣的超脱,以及对个人内心世界的深刻体验。
不详
[唐](公元七七三年在世)字长通。生卒年均不详,约唐代宗大历中前后在世。初居汉水滨,后以避岁馑迁隐剡溪、镜湖间。与女诗人李冶,上人皎然,皆有交情。大历中,辟为江西节度参谋。贞元二年,(公元七八六年)诏举“韬晦奇才”,下聘礼,拜左拾遗,辞不就。放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古岸新花开一枝,岸傍花下有分离。
莫将罗袖拂花落,便是行人肠断时。
别离非一处,此处最伤情。
白发将春草,相随日日生。
知君住处足风烟,古寺荒村在眼前。
便欲移家逐君去,唯愁未有买山钱。
眇眇天涯君去时,浮云流水自相随。
人生一世长如客,何必今朝是别离。